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资讯 >鲁迅用的这个称呼,为什么让许广平一头雾水?

鲁迅用的这个称呼,为什么让许广平一头雾水?

2023-05-10 14:56:27

正规的读经学堂、大众媒体可以成为普及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补充,但它们不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如果不把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难以做到的。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为此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作为七项重点任务之一。这是对于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和针对现实状况的重大举措。


学校教育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从历史上看,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历经几千年而传承发展,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以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形式的学校教育作为制度支撑。

 

孔子被称作传统文化的“至圣先师”体现了这一点,即创儒学明仁道的“圣人”和立私学传文教的“先师”合二为一。宋代以后,书院形式的学校教育成为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如胡适在《书院的教育》中所说:“这一千年来造就人才,研究学问,代表时代思潮,提高文化的唯一机关全在书院里。”

 

与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相联系,晚清以来形成了改革传统学校教育的潮流。辛亥革命后,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建立现代学校教育体系,这是中国社会和教育的重大历史性进步。然而,这一历史性进步中也存在着历史性局限: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贯穿国民教育,缺乏明确的自觉意识和系统的课程设计。这自然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对于这一历史局限性,我们也是今天才看得比较清楚的。由于具有这样的局限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被碎片化、边缘化,甚至出现了某种断裂。早在上世纪20年代,胡适、梁启超等已经指出,现代学校教育废弃书院制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授和研究是不利的。

 

这种不利在那时受教育者的身上已有体现。举一个著名的事例:1925年授课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鲁迅,收到该校学生许广平来信,鲁迅回信称其“广平兄”,许广平疑惑不解,在回信中问道:“先生之意何居?弟子真是无从知道。不曰‘同学’,不曰‘弟’而曰‘兄’,莫非也就是游戏么?”其实这并非游戏之语,“兄”在传统礼仪中和“同学”、“弟”一样,也是老师对学生辈的普通称呼。许广平出身名门世家,从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大学读的是名校国文系,居然完全不知晓这样的传统称呼。而这距离传统学校教育完全被取代,不过十二三年的光景。可见,如果不把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难以做到的。当然,举这个例子,不是说要回到书院制,而是说现代学校教育体制需要在自觉意识和课程设计上给传统文化留下合适的入口,从而贯穿整个国民教育。


国民教育而非大众媒体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从现实状况来看,的以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共识。对此社会各界参与面很广,“国学热”成为一个社会现象,但“国学热”中的虚热和跑偏也值得深入反思。近些年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近些年,读经学堂的兴起和“媒体国学”的走红引人注目。但其“走红”也反衬出了国民教育的“短板”,即传统文化教育在其中的缺失。一些家长选择把孩子送进读经学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在学校里不能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从《百家讲坛》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再到《中国诗词大会》,我将这种通过媒体节目传播国学知识的现象称为“媒体国学”,这一现象的一再走红,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现今的学校某种程度上没有给受教育者以足以令他们满足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就其后果而言,让孩子以就读读经学堂来取代学校义务教育,,而且会给孩子们将来融入社会带来障碍。一些读经学堂在师资、教材以及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前一段关于读经学堂的不少负面新闻正体现了这一点。“媒体国学”在探索传统文化普及上当然有正面意义,但在注意力经济的市场化时代,大众媒体节目或多或少很难摆脱吸引眼球的价值追求。这不仅容易在解读传统文化上出现较多错误,而且容易沾染炮制演艺明星的娱乐化灰尘。一旦“媒体国学”出现过度娱乐化倾向,就会使传统文化的滋养异化为沽名钓誉的工具。正规的读经学堂、大众媒体可以成为普及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补充,但它们不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是应对现实读经学堂和媒体国学的“倒逼”,是从文化供给侧采取的重大举措。

 

而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从某个侧面已经说明了传承传统文化必须以国民教育为主渠道。上海在这季“大会”里,整体上呈现出“面厚点亮”的格局:不仅冠军出自上海,而且在高手如林的“百人团”中上海青少年占据了近10%的名额。这是上海教育系统近年来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六进”(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机制的成果。因此,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也是对以来弘扬传统文化新实践的提升。


传统文化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可形成有坡度的四个阶段

《意见》指出了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主要内容和操作路径。《意见》提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以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蕴涵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为三大主要内容。这明确了,究竟要在国民教育中传承发展什么传统文化的问题。同时,《意见》对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进一步提出以编写相关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必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以及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等。

 

根据这些精神,从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出发,传统文化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大致可以形成有坡度的四个阶段:认知、理解、认同、深化。大体上,这四个阶段可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段相对应。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三大主要内容来说,小学课程和教材以中华传统美德为主线,初中课程和教材以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为主线,高中课程和教材以传统文化的中华人文精神为主线,大学课程和教材以将三大主要内容转化为回应时代的精神财富为主线;由此,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第一,小学课程和教材以认知中华传统美德为教学目标,突出礼俗和道德的结合,以日常生活的传统礼仪、节庆习俗和传统美德的典型人物为抓手,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使学生知晓什么样的行为和人物是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使传统美德成为当代青少年习惯养成和道德实践的丰厚滋养。

 

第二,初中课程和教材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为教学目标,贯穿故事和道理的结合,以讲好中华文明起源神话、中国历代治国理政经验教训、围绕“一带一路”的对外交往、历代志士仁人家国情怀等系列历史故事为抓手,通过理从事出、由事证理的叙述使学生理解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是在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第三,高中课程和教材以认同中华人文精神为教学目标,着重精神和载体的结合,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等不同领域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情感表达、风俗习惯等不同层次所承载的中华人文精神为抓手,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考察,使学生认同中华人文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使这些人文精神成为确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第四,大学课程和教材以深化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重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认识为教学目标,体现综合性和时代性结合,以传统文化在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破解人类面临的精神困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时代意义为抓手,通过综合运用传统文化三大主要内容思考时代课题,使学生深刻把握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重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担当。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今天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都必须以此为立足点。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把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不是走崇古复古的老路,更不是走用尊孔读经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邪路。而这需要正确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必须具备的“看家本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家园的继承发展,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血脉相连。

 

总体而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确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也是一套“系统工程”,有待于我们更多的努力。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编辑:李小佳  题图来源:搜狐文化  图片编辑:苏唯  邮箱:shhgcsxh@163.com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