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资讯 >50%的股票近5个月上涨,为啥赚钱还是那么难?|基金经理推荐

50%的股票近5个月上涨,为啥赚钱还是那么难?|基金经理推荐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
小基快跑
可以陪聊哦!

  1月26日至今(6月25日),上证综指、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围绕2850点、5800点和2100点上下波动200点、560点和200点,波动幅度分别为7%、9.6%和9.5%,期间三大指数分别上涨3.8%、5.6%和6.7%。

在这横盘波动的五个月间,出现了很多的结构性机会。

从行业层面看,食品饮料上涨17.1%、有色金属上涨16.9%、电子元器件上涨11.7%、化学制品上涨11.6%;

概念指数更是明显,剔除失真的次新股指数(上涨108.1%),锂电池指数上涨44.2%、OLED指数上涨39.4%、稀土永磁指数上涨37.5%、区块链上涨32.3%、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24.9%;

从个股的角度看,剔除2016年的新股,50%股票上涨,涨幅超过10%的占30%,涨幅超过20%的占17%,涨幅超过30%的占10%。

从事后诸葛的角度看,过去五个月是一个至少可为的市场。但从投资者真实的收益率看,结果未必如此:


今年以来公募、私募基金业绩对比



从WIND的数据库看,过去几个月公募基金的表现比私募基金好,公募的净值整体有所上升,私募几乎没有变动。但无论公募还是私募都处于集体的焦虑中,公募总担心其他的基金经理赚的更多,而私募感慨这么多机会但始终无法挽回今年的失地,这种焦虑并不比年初的熔断更少。

 结构性行情之惑 

为什么这么多机会,但是很难赚钱?我想主要有三个原因:

1
无效仓位拖累有效仓位

做过投资的人都知道,涨幅10%以下的股票实际是很难真正赚钱的。

过去5个月,涨幅超过20%的股票只有17%,为了这五分之一的机会可能要投入更多的兵力。也就是说,假如你建立30%的仓位,其中真正给你赚钱的仓位可能不到10%,其余的20%会成为拖累。

这样一来一回,即便你抓住了一些结构性机会,但整体的仓位并不会带来多少正收益。问题是,事先你并不知道这10%的机会在哪里,如果你不投入30%的兵力,你甚至都无法抓住这10%的结构性机会,但是一旦投入了30%的兵力,就有可能产生大量的无效仓位,最终广种薄收,整体收益并不好。

 既然广种薄收的效果并不好,很多人干脆选择追逐已经出来的热点。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只要OLED、稀土、区块链、新能源汽车等热点一跌,第二天就会大涨,下跌成为后来者建仓的良好时机,并且此中新出来的品种会被热炒,如新能源汽车中物流车。

这样的循环导致结构性行情越来越集中,所谓的抱团取暖,无法扩散,但也带来一个巨大的隐患,即这种抱团的品种后续补跌的空间巨大,即便短期占了一点优势,一旦市场下跌,全部要还回去的。

2
热点中的龙头股和边缘股切换 

熊市和牛市不一样。牛市会持续拉龙头,时间和空间足够。但熊市龙头和边缘票的切换是很快的,行情的确定要靠龙头品种,可一旦行情确定,识别出来,龙头品种往往陷入滞胀,后续是一些边缘票群魔乱舞。

例如稀土永磁指数,从5月12日到6月16日整个指数涨了23.8%,但龙头广晟有色在这段期间只上涨10.9%。之前稀土永磁行情的确立是靠广晟有色,但那个时候你并不知道这是一个大行情。之后,磁材涨得比稀土多,边缘股涨得比龙头股多,垃圾股涨得比真正的受益股多。

广晟有色股价走势(2016.01.27-2016.06.27)

OLED也是如此,一旦行情确定,OLED指数频繁出现在WIND概念股涨幅前列的时候,龙头中颖电子、濮阳惠城和锦富新材就已经不怎么涨了。锂电池也是如此,后期天齐锂业就成为一个鸡肋。

天齐锂业股价走势(2016.01.27-2016.06.27)

熊市的这些特征给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方法。

其一,如果有OLED基金B或者锂电池B基金,就可以闭着眼睛买入,享受指数带来的欢愉,但是没有;

其二,了解熊市的这种特征,一旦行情确立,只搞垃圾和边缘股。

悲哀的是真正的受益股成为只能看不能碰的品种。但这种做法有很大的隐患,龙头股滞胀、边缘股补涨本身就是行情末端、刀口舔血的阶段。一旦开始下跌,龙头股下跌的空间不会太大,但是这些边缘股根本没有极限。

3
拿不住 

任何一波行情都会有回撤,关键是能否拿住。牛市当然容易拿住,因为所有的下跌最终都会创新高,大家的持股信心特别强烈。但经过几次股灾,大家的持股信心都很脆弱。并且客观而言,现在的股票还是非常贵,没什么价值可言,更谈不上历史底部。

而这些热点概念的波动率又特别大,一旦回撤,很难坚持,而一旦放弃,后续再难参与。例如广晟有色,4月初卖方就已经大量推荐,但4/6--8日三个交易日就回撤了15%。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过去5个月,在白酒等品种持重仓的投资者赚了很多钱。因为他们拿得住,他们坚信即便跌,也不深。

过去五个月,私募的表现不如公募也是如此。私募必须止损,必须控制回撤,但公募可以坚守,有核心底仓。经过了近五个月的横盘,很多股票回撤后都创了新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坚持,暗下决心下一次下跌要坚定拿住、甚至死扛。

这一点也为未来的下跌埋下了隐患,股灾的教训也被大家慢慢淡忘。曾几何,大家都坚信,要严格止损、坚守纪律。

 历史的结构性机会 

A股市场最著名的结构性机会就是03--04年的“五朵金花”和一些抱团取暖的品种(例如当年的茅台、苏宁、张裕),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没有切身体会,但听前辈讲,那个年代即便选中了这些股票,整个组合能不亏钱就不错了,做和不做区别不大。

而反观过去十年A股市场每年上涨股票的比例,就发现真正有结构性行情的年份非常少。

假设全年25%--75%的股票上涨算结构性行情,超过75%的股票上涨算全面牛市,低于25%的股票上涨算全面熊市,那么过去十年只有2010年、2012年和2013年算结构性市场,但2012年最后一个月上证涨了15%。

在此之前,全市场上涨的股票只有22%。所以过去十年,真正算得上结构性行情的年份只有2010年和2013年。

这两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周期弱成长强,在存量行情中,资金源源不断地从周期股向成长股迁移。只是2010年的成长股是消费品,而2013年的成长股是TMT。这两年的结构性行情是有明确的风格特征的,只要不买周期股,大概率就是赚钱的。

反映在指数上,上证都是下跌的,2010年中小盘指数全年上涨超过10%,而2013年创业板指数涨幅超过80%。所以那两年的市场,与其说是结构性行情,不如说是风格行情,是容易赚钱的。

过去五个月很不一样:

首先,几乎所有的股指(上证、中小盘、创业板)都是横向波动,不像2010年和2013年,指数层面就有分化;

其次,风格上没有明确的方向。即有消费品中的食品饮料涨,又有周期品中的有色涨,又有TMT中的电子元器件涨,没有明确的线索。这样的市场是很难赚钱的。

2016年还没有结束,趋势只是在酝酿,从未停止。一旦趋势来临,要么现在还未涨的50%股票起来,要么现在涨的50%股票下去。


2005-2015各年度上涨股票占比


 结论 

面对这样的行情,有两点忠告:

其一,对自己宽容一点。

对于绝对收益而言,能够躲过指数大跌,能够在指数大涨中有所斩获就已经非常不错。面对所有股指横向的结构性机会,需要很高的能力才可以把握。可以努力,但得之我幸,失去也不可惜。不要每天非常焦虑,最终在大行情来临之前已经疲惫不堪;

其二,不要因此改变战略布局和纪律。如果真心看好,是可以上很高仓位。但如果被行情赶着,不自不觉提高仓位,并且放弃止损的原则,那大可不必。

来源:凌鹏的策略随笔
作者:凌鹏(曾任申银万国证券策略研究部总监、首席策略分析师、东吴基金研究副总监)

 
  本文推荐人  林清源
融通内需驱动、融通互联网传媒基金经理

小基快跑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