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资讯 >解开券商、保险、银行、中字头国企股票上涨之谜

解开券商、保险、银行、中字头国企股票上涨之谜

2023-05-10 14:56:27

圈阅

本轮“牛市”,既是内忧外患(内忧新国企改革,外患全球经济衰退),又是房地产增长乏力、地方债风险裸露,唯一出路就是尽快推行资产证券化,抬高国有资产溢价水平,通过发股偿债来降低银行体系所面临的债务风险水平。


作者: 程老湿 来源: 跟我读研报


程老湿的朋友圈里面从来不缺吐槽货,周末有个伙计嚎了两句:


上联:以前看似熊市,实则牛市;


下联:现在看似牛市,实则熊市!


横批:马勒戈壁


小伙伴们纷纷出水,踊跃点赞。哎,真粗俗,不忍直视。


这帮伙计在朋友圈里面就这样,转脸出去忽悠的时候照样面不改色大谈牛市必然性。这道行……


说到“牛市的必然性”,上周有两位大佬跳出来给大牛市“站台”- 海通李迅雷、安信高善文,都是老湿我很敬重的两位前辈大咖。他们各自谈了自己的一套牛市逻辑,有别于国泰君安的那套“无风险利率说”。


今天我们就简单撸一撸,看看这些牛市逻辑相互之间有什么差异?


后半段,程老湿再稍微聊一下和几个朋友“瞎琢磨”的一套“牛市逻辑”,券商、保险为什么涨?银行为什么涨?中字头国企为什么涨?背后的逻辑全部都通,出去忽悠韭菜应是能“迅速打成一片”的。


高善文:商品熊市=股票牛市


上个礼拜,安信高善文这策略报告会上的一番演讲,这朋友圈里面被刷屏了。抛开之前“火箭说”不深谈,他又提出一套“商品熊=股市牛”的逻辑。


研究了过去100年大宗商品和股市的关系,基本特点是大宗商品的熊市大部分是股票的牛市,大宗商品的牛市无一例外的对应股市的熊市。


这背后的逻辑,高善文认为,大宗商品的下跌降低国家经济的通胀水平,通胀水平低,利率水平比较低,也比较稳定,央行政策也就比较稳定;从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两个水平上都会支持股票的上涨。


这套说法一出,就引来了质疑。


大宗和股市是"简单的逆向关联"?


读书再少,这点常识还是懂的。如果这么简单,满世界的对冲基金们都不需要混了。


这好比08年程老湿就抛出了美元指数与A股关联性研究,推导了两者之间从08年起在大部分时间段,尤其是中期拐点时存在明显的逆向关联性。


然而,这种关联性,你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时候就会“脱钩”。只能边套利边观察,而不适宜当作成熟逻辑来讲,只能当作假设来求证。


大家注意,美元上涨 - A股下跌 - 商品下跌 ,这意味着,2008年-2012年间,程老湿做这项研究那几年,大宗和A股在大部分时间段,趋势上是同向而不是逆向。


不服,自己去看K线图。


好吧,这四年数据和高博所说的百年数据相比,似乎只是浪花一小朵。不过,相信各位心里已经有数,“商品熊市=股票牛市”这种牛市逻辑的“安全系数”有多大。


且听且醉。


李迅雷:迎接股权时代


迅雷大哥的“股权时代”其实不是“新逻辑”,只是又根据当下环境又“接”了一段逻辑。


早在2012年的年初,就建议投资者减少对实物资产的配置,增加对金融资产的配置。当初的逻辑是经济下行导致PPI为负,意味着实物资产投资的高收益时代或将结束,因此要减少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几乎所有实物资产的配置,而增加对金融资产的配置。


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们的确看到居民对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配置大幅增加,机构则对债券和非标产品的配置大幅增加。


今年以来,我们发现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已经受到高负债率的困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日显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方案是债务转股权、资产证券化和扩大股权融资规模。


如果说我在12年提出的投资金融资产的逻辑是从投资端的配置逻辑,那么,如今的逻辑是从负债端来进一步印证要加大对金融资产中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因为相应的供给也将大幅增加。


2015年,信贷增速和债务净发行增速将下降,而股权融资规模预计比2014年有150%左右的增长,中国将迎来股权时代。


对于小白而言,要理解迅雷大哥上述这些话有点困难。


程老湿来给大家解释一下:(用大白话来讲)


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不敢也不能”再向银行要钱了(间接融资)。坏账率就是皇帝新装,再玩下去就真要“裸”了。


因此,从国家政策和制度层面去理解,“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必须从“口号”变为“实际行动”。债务转移风险转嫁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货币工具“失效”,已经在给决策层“报警”,那么股市“再次”成为****“脱困”的必要工具。


“牛市"的发生,成为了这些策略顺利铺排的前提条件。趁着规模相对小的股市被炒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让实体经济在虚拟经济里大量发行股票,进而通过债务准耶实现实体经济的风险转嫁。


这就是所谓"股权时代"的来临。


梦回“脱困”


2500点-3000点,几乎没有人会怀疑,这波行情带上了强烈的“政策市”情绪。


老湿和几个朋友私下琢磨了一下,结论是:


“脱困”行情又来,中国股市第三次“人造牛市”的逻辑基本成立


何谓“第三次”?何谓“脱困”?


第一次牛市,是1996年-2002年。,外患东南亚金融危机)高举为国分忧的旗帜,最终在国有股减持传闻下灰飞烟灭。


第二次牛市,是2005年-2007年。为股权分置改革铺路,为大型国企上市(国有四大行以及中字头国企)做台好戏,最终功成身退,再“手动”(基金营销44号文)掐断了新增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告终。


本轮“牛市”,既是内忧外患(内忧新国企改革,外患全球经济衰退),又是房地产增长乏力、地方债风险裸露,唯一出路就是尽快推行资产证券化,抬高国有资产溢价水平,通过发股偿债来降低银行体系所面临的债务风险水平。


假设我们的推测成立


券商、保险为什么涨?银行为什么涨?中字头国企为什么涨?背后的逻辑就全部都通了。


1.券商:资产证券化方面大量需求的存在,加之政策放宽,杠杆提升,其未来一两年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整个风险转移过程完成之前,券商是毫无疑问的中转核心。


2.保险:作为权益类投资的风向标,保险“接盘”后赚大钱的示范效应将引发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某家险企的示范效应。


3.银行:长期压制银行估值的逻辑就在于债务风险。倘若通过提升直接融资,资产证券化的放量,银行也可以将债务打包丢到市场上,从而降低了债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而估值空间打开。


4.中字头国企:为圈而涨,发股偿债降低负债率,大股东减持套现还债。有哪一家不是负债累累,敢站出来遛遛?帮“亲儿子”修复资产负债表,你说这事儿是不是大事……



逻辑通了,是不是意味着,这就是“真相”呢?


程老湿只提出假设,要问“真相”- 无可奉告。


反正,18家“野鸡”已经上了央视新闻,这可是史无前例的。未审先判的,可不只会是薛蛮子……私募小伙伴们,可真的要小心了,不要有抢风头的念头,老老实实做“接盘侠”才是出路。



就投资行为本身而言,“真相”是什么?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市场上的大多数投资人开始用什么审美情趣,来挑选它愿意“买单”的标的。


看清楚这一点,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最后要提醒的是,上述逻辑只能解释2500点之后的“大牛市” - 而不能解释2000-2500点这一“熊市反弹”。


为什么强调这一点?


你猜…… 哈~哈~哈


广告里面不是这么演嘛?



男角:这么晚才入市啊?


男角:嗨!你的牛市……


女角:不,是你的牛市……


男角拿着股票:牛市明天会不会来,明天不会来,明天会来~~


关于我们

“信托圈”微信公众号(ID:xintuoquaner)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第一民间智库——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旗下的互动交流平台,微博、微信合计拥有40万粉丝。

邮箱:tougao@ztrust.com;hezuo@ztrust.com

电话:010-84471538;021-56550323


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