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资讯 >【产经】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谁发明的,你造吗?

【产经】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谁发明的,你造吗?

2023-05-10 14:56:27


工业知识ABC



三次产业分类法最早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他在1935年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及其分类依据。他认为,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即初级生产阶段上,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第二个阶段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纺织、钢铁及机器等制造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商业、旅游、运输、贸易、娱乐、文化、教育、科研和政府的活动中。费歇尔称处于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发展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发展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




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在继承费歇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开拓了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他于1940年发表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观点。此后,三次产业分类的理论很快被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的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接受,并首先正式应用于两国的政府统计中。随后,三次产业分类法很快流行于世界许多国家。这种分类方法从深层次反映了社会分工深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成为目前研究产业结构理论的一个最主要的分类方法,并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由于费歇尔克拉克在研究三次产业分类法中所作出的贡献,两人一起被公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



三次产业分类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但各国在实际应用上的具体划分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与费歇尔原先的分类依据也有较大差异。目前,三次产业分类法更多地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大类,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将加工取自于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划分为第二次产业,将从第一、二次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分为第三次产业



根据这一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第二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以及煤气、电力、供水等;第三产业是指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储业、商业贸易、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饮食业、文化、教育、科学、新闻、传播、公共行政、国防、娱乐、生活服务等。



虽然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经济理论分析工具,并成为最主要的产业分类法之一,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这种分类法的缺陷就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首先,有些产业的归类还存在争议。比如第二次产业的采掘业和矿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是直接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进行的生产活动,并且在自然资源所在地进行,按理应划入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的煤气、电力、供水等产业归入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其实都有道理。其次,第三次产业的内容过于繁杂,难于科学地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第三产业的不同行业差别悬殊,可以包括最简单的修鞋、补衣到最复杂的航天、科研;可以包括技术要求最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理发业、餐饮业等到技术要求最为繁杂的高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等;也可以包括企业商贸部门、公共行政事业单位和国防部门。这种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探讨一种新的更适合的产业分类法已经成为产业理论界的一项紧迫任务。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实用性,三次产业分类法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和产业研究部门仍广泛采用这种分类方法。



还有一种用的比较多的分类方法是生产要素分类法,就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比重和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三大类。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例如纺织、制革、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产业都属于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例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都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比较大的产业。这里的“知识”是指广义的知识,包括技术等在内。例如航天、生物、高分子材料、信息、电子计算机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产业。



生产要素分析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或一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越大,就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越大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同时,生产要素分类法也反映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过渡,最后过渡到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一国或一地根据产业结构变化的这一趋势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因此,生产要素分类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生产要素分类法也有局限,它的划分界限比较模糊,也比较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另外,技术进步越快,知识老化也越快,原来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随着知识的老化也会变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资源的密集程度是相对的,也是动态变化的。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