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资讯 >孙清足:严凤英演唱艺术赏析(含严凤英“上无片瓦”三版对比录音)

孙清足:严凤英演唱艺术赏析(含严凤英“上无片瓦”三版对比录音)

2023-05-10 14:56:27

《天仙配》选段《上无片瓦不怪你》
演唱:严凤英
版别:55'电影、56'唱片、59'实况

严凤英演唱艺术赏析

□ 孙清足

《香罗帕》剧照

  左起:严凤英、许自友、潘霞云、陈文明等

  据董忆兰老师文章介绍,严凤英主演的此剧实况转播过,而且为防止信号中断,每录好30分钟即把现场录音送往电台增音室,但愿此录音还在人间吧!——小编注

  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是戏曲林中的一块丰碑。她的声音甜美圆润、音色明亮,享誉海内外。严凤英为什么唱得如此好听?用她同行的话说,她的演唱有“绝活”。用戏曲声乐理论分析严凤英的“绝活”,可以说其演唱不仅具备独特的韵味和风格,更具备高超的科学发声技巧和演唱方法。在不断学习、研究严凤英唱法的过程中,笔者把世界公认的发声法——咽音唱法与之比较分析,得出—个结论:严凤英的一些发声方法和技巧与咽音唱法相吻合。

一、咽音唱法的先诀条件:优质声带

  咽音唱法对演唱者的声带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因为演唱时要求口腔后咽壁完全被打开,制造一个上下通畅的共鸣通道,作为发声振动源的声带处于其中,将对产生声音共鸣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严凤英天生具备优质的声带,从她宽厚的发声、圆润的音色判断,应属介于女高音和女中音之间的女次高音。所以,她的声音既有女高音的亮度,又有女中音的浑厚。从她纯净的音质判断,其声带应偏短、偏厚、偏宽,这也是医学界认定的次高音声带特点。这种女次高音在我国较少见,国内外很多合唱团为了声部的完整性和声音的丰满性,非常重视次高音声部。严凤英之所以成为黄梅戏的骄傲,不仅是因为拥有一副金嗓子,更是因为她掌握了科学的咽音唱法。

二、咽音唱法的关键:喉头稳定

  严凤英的演唱流畅自如,像说话似的不费劲,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也就是说,她具备自然的最佳发声状态,这正是咽音唱法要求后咽壁上下贯通、毫无阻挡的良好状态,其关键是喉头保持稳定,不能阻挡发声的通畅度。严凤英在演唱时,下巴和颈脖几乎融为一体,无论高音或低音、时值长或短,她的下巴从不向前伸出。这充分表明她的喉头没有用力,而且相当稳定,既不上提也不下压,这正是咽音唱法的关键所在。很多中外歌唱家为了练习喉头稳定,要经过漫长的训练。黄梅戏界的某些老演员就是因为喉部用力过度而造成声音阻塞,经常出现“白声”和“闷声”,最终因失声过早地离开舞台。严凤英却没有这些错误的唱法,她凭着极好的悟性和钻研精神,练就了符合咽音唱法的优美嗓音。

三、咽音唱法的基础:胸腹式呼吸

  咽音唱法还要求一个重要技能,即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丹田控制气息法。严凤英第一位艺徒田玉莲回忆老师常说:“你用的是本嗓子,韵味还好,但要提高一下功夫,掌握好演唱技巧。西洋发声的用气可以学,但它的颤音太大,我们可以少用,一点没有的话,发出的声音就直、生硬,不好听。要学会用丹田气,学会控制气息,这样嗓子就不容易疲劳,发音松弛了。”严凤英不仅这样教学生,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再看严凤英的演唱状态,无论站着或坐着,无论小幅度还是大幅度地表演,她的上身包括腰部始终保持稳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她表演“闺门旦”需要庄重;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她用丹田、腰围及胸腔保持气息,让气息像缕缕炊烟从丹田底部随声音慢慢呼出。所以,她演唱的声音总是均匀而柔美,这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训练。

四、咽音唱法的高超技巧:
后咽壁形成上下管状共鸣腔

  黄梅戏是一个乡土风味浓厚的剧种,主要表现在女声演唱风格的甜、嗲,音色自然,这是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标志。很长时间以来,不少黄梅戏女演员希望用本嗓演唱以达到甜、嗲的效果,但结果适得其反,嗲味似乎有了一点,但声音扁、白、干,而且不好听。也有人试图完全用假声演唱,但听起来像京剧小嗓,从而失去了黄梅戏的韵味。严凤英则结合咽音唱法,她演唱的声音从后咽壁直通头腔,没有真假声的痕迹,也不存在真假声的换声点。这样的演唱气息顺利,能缓慢地冲击声带和声门,声带的本质音色就可以充分展示。有人会问,她这样唱喉腔有没有打开?有没有出现后咽壁通道?我们从严凤英演唱时的外观分析来看,发现她演唱时,从颈椎开始向上至后脑勺,向下至背部、后腰,像有一根棍子从上到下支撑着。以这种状态演唱,声音听起来非常舒服,殊不知这种感觉状态已证明她后咽壁的通道形成了。再细看她演唱时的面部状态,她的面部肌肉包括颧骨始终保持向上向前的积极状态,两边嘴角微撑向耳后方,下巴微向后下方。这样她的牙关打开了,加上喉头的稳定、松弛和喉管的打开,畅通无阻的管状演唱共鸣腔体就完全形成了。这种甜、嗲、圆、结实而美妙的声音,就是科学运用咽音唱法的成功范例。加上严凤英有扎实的安庆方言咬字韵味基础、演唱童子功底和天生良好的乐感,所以她的演唱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委婉清丽,具有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此乃天籁之音!

  —代黄梅戏大师严凤英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遗产,希望大家要认真传承“严派”唱腔的精髓,学习、研究她的发声演唱技巧,努力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的放矢地学习,只有掌握了正确而又科学的发声技巧,才能把黄梅戏的演唱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作者自注:① 咽音唱法是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为世界公认最科学而又神秘的人声演唱方法,代表人物有卡法莱里、法里奈里和18世纪的卡鲁索。19世纪40年代,我国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研究所所长、著名男中音歌家、医学博士林俊卿(1914-2000),师从意大利歌唱家梅百器、波纳维塔学习咽音并带回中国,还成立了中国咽音唱法研究所。经他咽音唱法的训练,中国当时出现了像罗荣钜、马玉涛、郭颂、董振厚等一大批有影响的歌唱家,许多地方的戏曲演员也纷纷慕名而去,不仅治好了嗓子、纠正了错误唱法,还出现了良好的声音。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央音乐学院沈湘教授师从林俊卿博士学习咽音唱法,又培养了像金铁林等一大批歌唱家和教育家,咽音唱法在中国声乐史上又树起了一面旗帜。

  咽音唱法就是利用会厌向后卷贴咽部而形成的特殊状态,把喉器基音共鸣音量扩大,使共鸣腔从“盒状”改变成“管状”,解除了下巴的紧张、喉头挤卡,用力重点转移到咽部,使发出的声音结实、脆亮,声音上下贯通穿透力强,无真假声痕迹,并充分展示了声带本嗓的音乐。

作者简介


  孙清足,高级讲师,一九六九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艺术系,中国戏曲声乐学会会员,安徽省戏曲音乐学协会理事。曾任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原安徽安庆黄梅戏学校)大专主任,并先后在安徽省铜陵市文工团、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从事声乐和戏曲声乐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四十余年。


选自《新编 黄梅戏演唱教学

时代出版传媒、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1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