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资讯 >【红刊财经】买银行股:是价值投资还是另一种炒股模式?

【红刊财经】买银行股:是价值投资还是另一种炒股模式?

2023-05-10 14:56:27

银行——最会赚钱的“机器”


银行是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和小额货币节余集中起来,然后以贷款的形式借贷出去。银行资本构成主要分为两块:一是实收资本。这是银行投资人(股东)实际投入到银行的资本。二是吸收的存款。存款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条件下把资金或货币暂时转让或存储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是银行最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正常情况下,实收资本占比不低于8%,其他为吸收存款。

  

比如工商银行2017331日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吸收存款18.565万亿,发放贷款和垫款13.27万亿。总股本3564亿股,每股净资产5.46元,净资产1.946万亿。大致用1.946万亿本金,吸收了18.565万亿存款做业务。那么,工商银行最多能发放多少贷款呢?工商银行首先需要存17%的存款到央行,做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的准备金。因此,其最大能发放贷款金额为18.565×(117%)≈15.4万亿,大致是资本金1.946万亿的8倍!实际发放了13.27万亿,是资本金的6.82倍。

  

以上数据清晰地告诉我们,银行实际是高杠杆经营模式,以少量资本撬动7倍左右资产,通过存款和贷款之间利差获得收益。比如存款利率为1%,贷款利率为5%,利差为4%。经营成本为2%(四大商业银行均值),净息差为5%1%2%=2%。结合以上实际发放贷款情况,一般银行都能获得至少2%/1/7=14%的净资产回报率。工商银行2016年净资产回报率为0.77/股除以5.29/净资产=14.5%

  

通过解释银行的业务模式,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银行业绩能非常好。中国M2增速一般保持在10%以上,银行吸收存款增速快,发放贷款资金充足,业绩增速自然也快,从账面看的确是优质资产。



美国银行业魔咒和中国银行业对策

  

不过,美国银行股并不是美国投资者重要选项,因为最近80年美国曾经发生过三次银行倒闭潮。难道最有钱的银行也会倒闭? 

  

1930-1933年,美国占比30%以上的银行倒闭,总数量由危机前的25000家骤减到危机后的不足15000家,促成了1934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成立。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由于大量发放住房按揭贷款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化,1980-1995年,美国共有2943家银行倒闭。第三次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从2007-20118月,共有402家银行倒闭。

  

请注意,这三次倒闭潮有两次是金融危机引发,一次是大幅降息引发。1930年和2007年美国都发生金融危机,这说明金融危机是银行倒闭的重要因素。那么,美国1980年降息引发银行倒闭的逻辑是什么呢?其实主要是1980-1988年全球经济大幅波动,例如墨西哥1982年无力偿还到期的800亿美元等。这和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大波动,触发银行倒闭的条件背景别无二致。

  

历次银行倒闭潮都是经济大幅波动的结果,为什么经济大幅波动会导致银行大量倒闭呢?这就牵涉到银行经营的本质:高杠杆经营,以资本金7倍规模发放贷款,一旦贷款损失15%不能回收,整个银行资本金就完全损失,触发倒闭条件。因此,只要经济不出现危机,银行就是高收益的行业,但是经济一旦出现危机,银行又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银行低市盈率之谜就此揭开,原来高杠杆经营背后有相当的风险,市盈率低有合理性!

  

那么,中国银行业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1992年之前,中国出现过长期的大幅通货膨胀,1993年开始宏观调控,此时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之后,政府组建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称四大AMC),以解决中行、工行、建行、农行长期的呆坏账问题,各自承接处置对口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就是说国内银行也出现过呆坏账飙升的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处置坏账的手法是通过建立对口资产管理公司划转坏账,把问题解决在摇篮里面。

  

国内化解银行困难招数比国外多,而且能隐性解决,一般不会出现公开化倒闭潮。



热炒银行股是价值投资吗?

  

股票上涨的本质是什么?是资金追捧,即使再好的业绩也需要资金追捧才能出现股价的上涨。什么情况下资金会追捧呢?那就由当时大背景决定。2014年底开始,“”如火如荼,这是基于中国经济走出去、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战略。

  

眼光放得更远些,1996年、2006年和2015年三次大牛市,各自的背景分别是香港回归、经济高速成长以及“”。总结三次大牛市翻十倍的股票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时代背景需求下,炒这类个股安全系数高,成功概率大,盈利也最大,但是炒作之风过去后,股价基本会跌回原形。

  

今年以来银行股的炒作之风跟历史上的“”等没有区别。炒作银行股就是当前的时代背景——避险资金获取稳定收益的需要!

  

2015年的崩盘过程中,证金公司买入大量银行股救市,锁定银行股大量流通筹码。以工商银行为例,除去H股、汇金和财政部持股,实际流通股仅228亿股,2015年三季度证金公司救市期间购入59.32亿股(2017年一季度持有46亿股,期间有减持),实际锁定20%多筹码。大量筹码被锁定,加上分红率高达0.234/5.23(除权价格)=4.47%,资金为追逐分红收益,大量追捧银行股。这也是为何基金、私募和个人追捧银行股,市场由此形成一个理念:买银行就是价值投资!

  

其实银行本身是货币存储器,流动性极好,所以分红能连年处在较高水平上。但银行是一个高杠杆经营的高风险行业,在经济巨幅波动的时候一定会出现巨大的经营困难。一旦M2速率减慢,经济出现巨震,银行就会出现不良贷款率飙升,行业属性变坏。理解银行经营特点,就会更加理解银行股就是周期性行业,跟经济波动息息相关,经济周期向好是印钞机,经济周期坏到一定程度是碎钞机!所谓银行股是价值投资是极为片面的观点!

  

不过,一旦形成买银行是价值投资的市场大背景,炒作之风就已经成型,但是所有历史上的炒作,一旦结束最后都会跌回原形。整个银行股炒作过程何时结束,还真难以测算,任何一个炒作最高点永远是谜!

  

总结一下,所有风行一时的理念都是当时背景下的产物,如今银行被炒作是现在抛弃90%股票(3000只股票只有不到300只走上升通道)之后,资金抱团取暖获取分红的产物。跟所谓的价值投资没有多少关系,仅仅是一次股市的炒作之风而已!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