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买入攻略 >【社会】流动人口的“被歧视”问题研究——基于一项对北京城中村的调查

【社会】流动人口的“被歧视”问题研究——基于一项对北京城中村的调查

2023-05-10 14:56:27

欢迎扫描本文纸刊二维码。

HTML全新上线,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



流动人口的歧视现象与社会融合密切关联,歧视成为影响其城市融入的重要原因。伴随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日趋增加。以农民工为主要组成的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往往被视为城市的“边缘人”,也成为城市社会中“被歧视”的对象。那么,作为“边缘人”的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感到“被歧视”的状况如何?又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其“被歧视”感知?当前关于流动人口的歧视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因素对城市外来农民工造成的歧视问题探讨“被歧视”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流动人口“被歧视”产生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个体基本属性因素(性别、年龄、教育等),还包括流动人口的城市工作因素和城市生活因素两个层面的内容。前者是从歧视概念的内容出发,探讨获得社会报酬与机会的不平等因素,主要分析流动人口的劳动获得及劳动保障等因素。“被歧视”与流动人口的劳动工作紧密关联,“同工不同酬”“拖欠工资”等的劳动获得差别对待成为“被歧视”的直接影响因素。后者是关于城市生活因素的研究,主要从消除或弱化“被歧视”感知的角度出发,探讨流动人口的城市本地交往及媒介使用等因素。外来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会产生自身携带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方式之间的文化“冲突”,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与交往中的不适应往往容易产生生活磨擦,从而可能强化“被歧视”感知。

 

研究基于一项对北京城中村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在工作生活中“被歧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在城市工作因素方面,流动人口的“被歧视”感知产生与劳动获得及劳动保障状况密切相关。在调查数据分析结果中,有约半数比例的流动人口在工作生活中感受到“被歧视”,但其“被歧视”感知产生与体现自身人力资本因素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并无显著关联,而与其劳动获得及劳动保障状况因素紧密关联。劳动收入较低、工资未有增长、有过拖欠工资经历的流动人口往往更容易感受到“被歧视”。这与歧视概念的理论分析也是一致的,即表明歧视是基于外群体的社会“身份”而非自身知识能力产生的差别性对待,且差别性对待集中体现在社会报酬的获得层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保障因素,虽然签订劳动合同、加入失业保险等因素影响显著,但发现具有这样工作特征的流动人口反而更容易感受到“被歧视”。对此的解释可归到流动人口在实际劳动工作过程中的“形式保障”与“实质保障”的差别方面,即如果仅是在“形式上”让流动人口感到“有保障”,那么实际劳动过程中的“无保障”更容易使流动人口感受到“被歧视”。

 

第二,在城市生活因素方面,流动人口的“被歧视”感知产生与城市生活时间、社会交往及媒介使用状况密切相关。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北京生活时间越长的流动人口越容易在工作生活中感受到“被歧视”。这表明“被歧视”感知产生的时间积累性特征,反映出流动人口在北京生活时期的延长并不能弱化与本地人之间的歧视关系。尤其是当流动人口生活在城市的“城中村”地区后,其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会变得封闭与隔离,这会加剧他们的边缘化,不利于与本地人建立和谐社会关系。此外,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会弱化流动人口的“被歧视”感知,且主要表现为互联网的新媒介使用。互联网在建构社会关系时,不同于电视、书报等传统媒介的单向信息传播特征,更具有大众信息共享及交往互动等特征,更有助于推进社会关系构建。同时,使用互联网络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流动人口在生活方式上融入城市的特征,生活方式的同化结果也有助于形成良性的社会关系。

 

在当前特大城市北京,关于流动人口的歧视问题依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被歧视”感知作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社会心态内容,会极大影响到社会融合。在当前流动人口社会心态呈现变动性和多元性等特征状况下,完善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改善流动人口的社会关系,将有助于推进社会融合。因此,作为消除或弱化歧视意识的重要路径,既需要从完善制度方面弱化流动人口社会报酬获得的差别性对待、改善社会报酬获得的实质保障措施,又需要在城市生活中通过社会交往、大众传媒等方式的推进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这成为推进市民化进程所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原载《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有删减。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