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买入攻略 >【典型研究】赵莉 黄益彪 郑泽豪社区情境视角下都市拾荒者的“生活图景”—基于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的田野调查

【典型研究】赵莉 黄益彪 郑泽豪社区情境视角下都市拾荒者的“生活图景”—基于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的田野调查

2023-05-10 14:56:27

摘要:本文依据笔者对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收集的一手资料,试着从拾荒者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社会交往以及职业认同等四个方面呈现出拾荒者的“生活图景”,并对拾荒者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判断,对拾荒者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社区情境”理论对拾荒者的“生活图景”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拾荒者;生活图景;社区情境;田野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多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常出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他们挑着箩筐或者推着三轮车,手里拿着自制广告牌招揽生意,以收废旧物品为生,有人将他们称作“拾荒者”或者“拾荒的”。这一群体的主体是青壮年劳动力,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在城里人看来,他们就是“脏乱差”的形象,满口粗话,不讲究卫生等。但笔者通过和南明区水口寺社区部分拾荒者的初步接触,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等跟我们平时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异,他们不是简单的“脏乱差”的形象,除了工作时穿得破旧一些,其他时候也是非常注意个人穿着打扮的,而且和一般农民工相比,他们有着不错的收入,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并不是媒介和传统所认为的“弱势群体”。


查询期刊发现,关于拾荒者的文章多数是新闻报道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探讨和总结,仅有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对地方拾荒者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及拾荒的原因等所做的浅显的调查和描述,关注他们现实中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适合拾荒者的管理和引导机制等[1]。可以说,以往的研究者鲜有深入拾荒者群体的生活背景中收集一手资料,同时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也缺乏特定的理论视角。因此,本研究打算从“社区情境”理论视角出发,采取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经济状况、社会交往、职业认同等情况,然后将不同个体的生活史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归纳,以期能够更好地呈现这一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的“真实图景”。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第一,能够具体地呈现拾荒者的生活状况,让社会更加了解这一群体。拾荒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形成了特定的亚文化,了解他们的群体构成和生活环境,研究他们是怎样看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怎样规划自己的未来,进而分析他们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等,能够提高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认识水平;第二,提高城市管理者对拾荒者群体的认识,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贵阳目前正在抓城市环境建设,努力打造文明城市、生态城市,做好拾荒者的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个案情况




1.研究对象—拾荒者


拾荒者俗称“捡破烂的”、“收破烂的”,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指那些靠捡拾废弃物品或回收废旧物品为生的人。这个群体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其群体构成和生存状况也不断地发生着衍变[2]。广义的拾荒者群体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流落街头、捡拾垃圾的拾荒者,他们处在拾荒者群体的底层,收入和地位最低;二是走街串巷、以回收废品为生的拾荒者,他们属于拾荒者群体的中间阶层,人数众多,收入和地位中等;三是开办废品收购站,从事大规模废品回收生意的拾荒者,他们地位和收入最高。本研究中的调查对象是拾荒者群体的中间力量,即在城市社区中走街串巷、以回收废品为生的人员。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属于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他们有一定的闲散资金,同时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生意头脑,是拾荒者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部分。


2.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源于人类学,是一种深入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方法。笔者到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和拾荒者吃住在一起,参与拾荒活动,和他们做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收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之所以采用田野调查方法,出于两点考虑:


从研究的必要性上看,拾荒者本身是一个封闭性较强的群体,有自己的“圈子”。想要收集到有价值的资料,需走进拾荒者群体,在实际参与拾荒者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同他们“打成一片”,建立信任关系。田野调查中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可以帮助笔者获取真实、生动和丰富的一手资料。从研究的可行性上看,笔者是当地人,对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的情况比较熟悉,方便开展田野调查。更重要的是,有亲戚就在该地区从事这一行业,他就是笔者的堂兄—三哥。三哥已经在这个地方拾荒四年多,他不仅是笔者的研究对象,也是本研究的“中间人”,三哥可以帮助笔者成功“混进”这个群体,并和拾荒者“打成一片”。加上研究开始前,笔者曾对这个群体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懂得他们的一些“行话”和“行规”,这是其他研究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且可遇不可求。


3.田野调查点—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


本次调研的地点为贵阳市南明区云关乡水口寺汤家坡片区,属于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众多,公共基础设施相对简单,如公交设施和教育设施等比较简陋。这一片区地势较高,村民房屋都是建在半山上,这里是一个专门出租房屋给进城务工者的地方,尤其是拾荒者。除去房东和其他务工者,近百户人家中有五十多户是拾荒者,有近100名拾荒者居住在这个地方。


4.个案基本情况


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大约有100名的拾荒者,在本次田野调查中,笔者一共接触并访谈了50名调查对象,其中深度访谈了8名拾荒者,他们的基本情况如下:





从笔者所接触的50名拾荒者的基本情况看:从年龄分布上,集中在24~38岁,其中小学文化程度28人,初中文化程度19人,高中文化程度3人;婚姻方面,未婚5人,已婚45人,配偶在身边的有21人,较多夫妻双方是带着孩子一起出来的。地域上都是来自贵阳市附近的农村或者其他市的农村,其中贵阳市22人,安顺市20人,8人来自贵州其他地区。由于拾荒者大部分已经结婚成家,并且上有老人要抚养,下有小孩要照顾,所以就选择离家较近的地方,找一个合适的生计。拾荒年限上,平均为4年,最长11年,最短2年。拾荒者群体一般较为稳定,出现职业化倾向,有的已经放弃家中农业,长年在外拾荒,已成为城市废旧物品回收人员的主力军。


三、调查结果




生活图景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某一个群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状况。本研究主要是从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社会交往、职业认同等几个方面来考察拾荒者的生活图景。


1.经济状况


拾荒者的收入比较稳定,甚至比较可观。有的拾荒者收入不菲,当然也有没挣到钱的。访谈对象中,多数人平均每天收入40.5元,最高的时候一天可以挣500~600元。


个案3和平谈起他以前的经历:“我17岁开始出门打工,干过很多地方,但都没挣到钱,后来在建筑队打山洞时挣到一点钱,但是那个确实太危险。经朋友介绍就来贵阳闯荡,19岁开始拾荒,一干就是11年”。他是这里干的时间最长的拾荒者,堪称“元老”级人物,当然他挣的钱也比其他拾荒者多。现在除了供家庭日常开销,供两个小孩在贵阳上学外,还在老家修了一幢13万左右的楼房。


个案8阿辉说,他以前在六盘水一带的建筑工地干活,结婚后就到贵阳拾荒,一做就是好几年,现在已经把家里的小楼房装修好了。阿辉很善于人际交往,和贵阳几家医院的管理人员关系处得很好,医院里面的废品生意基本上被他一个人承包了,生意做得红火。


个案6小平说,他目前是一个人在贵阳拾荒,妻子带着两岁的孩子在家,自己拾荒生意一般,平时找不到生意做的时候,他也去附近的建筑工地干活,好多挣几个钱寄回家。


2.生活环境


拾荒者居住的房屋多半是一些较旧的居民楼,平均每间三十多平米,每户一般为一间到三间不等,雨下得大的时候就要“锅碗瓢盆”全用来接屋顶漏下来的雨水。房租则根据租房面积而定,一般人家为每月200~300元,有的不包括水电费。家中一般堆有大量的来不及处理的废品,显得更加拥挤,卫生条件也很难保证。附近配备有一定的公共设施,有专门的农贸市场,以供应城市居民和拾荒者的生活需要,也有各种小商小贩的摊点。有专门的公交停靠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城市居民子女就读于公立的水口寺小学,拾荒者子女就读于私立学校—凯航小学。这里有专门的废品回收站和垃圾中转站,也是拾荒者处理货物的主要地方。


3.内部社会交往


在内部的社会交往上,按血缘、地缘组合,形成比较明确的边界。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或者是亲戚关系的,一般会居住在一起,日常往来频繁,延续他们在农村形成的感情纽带。


(1)资源共享性和封闭性


个案1三哥他们喜欢打麻将,在牌桌上大家会谈起当天的生意状况,会互相询问今天的收入如何等,有的人挣了几百,有的只挣了几十,也交流生意经验。当然有的问题他们彼此是遮遮掩掩的,对于在哪里搞到钱等问题,一般会随便编一个地方来应付,对于“窝子”(拾荒者各自固定的生意对象,具有垄断性)的信息则更是守口如瓶,不肯透露半点信息。“窝子”是他们基本收入的保障,用他们的话说,“‘刨窝子’就是断人财路,是不道德、不允许的,尤其是彼此熟悉的人则更是不应该,否则就要打架”。


(2)“带新”时间视情况而定


当有新手即初来拾荒者进入时,熟人或者亲戚朋友会帮忙把他们“带上路”,即教会他们怎么拾荒。彼此关系一般的就只带几天,关系好的话会带一到两个星期,上路后新手就自立门户。一般人不愿意带新,因为“带新”那天的收入都是平分的,不平分的话会显得自己很小气,但这样做就会降低自己的收入。再说都是在这一行业做,显然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意,关键是有时会暴露自己的“窝子”。所以一般“带新”时都不把新人带到自己的“窝子”,除非“窝子”里的生意很急,需要马上去处理。


(3)生意上多数时候是“单吃”(拾荒者一个人接生意,不告诉其他同行)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能搞定的生意就一个人做了,不会找其他人,更不会允许别人插手,要不就没有钱可挣。在相互不熟悉的拾荒者之间抢生意的事常有,他们说,“谁手长就是谁的”。拾荒者也有互利合作的时候,当遇到较大的生意而一个人拿不下的时候,即资金不足或者劳动力不够时,他们会考虑让其他人帮忙,不过一般是先找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帮忙。拾荒者间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大多数时候是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如合作产生纠纷或者分“脏”不均,,或者武力解决,一般不会诉诸法律。当问到为什么会这样做时,个案6说:“大家都是这样解决矛盾的,法律的话太烦琐。”


4.外部社会交往


外部社会交往上,业缘关系和利益交换成为他们有意识地发展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基础。拾荒者新发展的业缘关系更多地为生意服务,当然也有感情的来往。根据从业的时间长短和头脑的灵活程度,拾荒者的外部交往频率和对象各有不同。有的和当地一般居民关系很好,有的和酒店的管理人员关系较好,有的和医院的管理人员关系很好,有的则和做茅台酒生意的商人关系密切等。比如,个案3和平就和酒店的管理人员关系较好,很多酒店的生意都是他在接。此外,他还与一些茅台酒商贩关系密切,所以他的茅台酒瓶等生意做得很火。个案8阿辉则和几家医院的管理人员处关系,不仅医院的生意能做,很多从老家来省城看病的人都要先联系他,让他帮忙疏通关系等。有些人和当地一般居民关系很好,当地居民就会很照顾他们的生意。有的拾荒者和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关系很好,就基本上垄断了学校的废旧物品回收生意,其他人很难插手。


5.职业认同


一方面他们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和插足他们的行业,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意,分割他们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社会对他们职业的认同。拾荒者认为,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捡破烂的”,他们是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养家糊口,而且废品回收行业是个能挣钱的行业。他们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而是认为“搞得到钱就是成功,有钱就有一切”。在访谈中,个案7说:“比如有些小区的保安就看不起我们,我们就会告诉他说他一个月那点工资,不够我们几天就挣到了,然后他们就傻了。”个案8也说:“有的酒店门口的迎宾小姐看我们穿得不怎么样,就看不起我们,我们告诉她她们那点工资不算什么,我们有时一天就能上千,她们还不相信。”


6.未来规划


根据个人文化水平、生活阅历以及个人收入等差异,有的希望将来转业干点其他的,有的打算回家做点小生意,有的希望留在城市生活,有的希望挣点钱回家养老。谈到以后的情况,个案7因为年龄较大加上孩子们都不在家,他打算再干几年就回农村老家了,他说:“农村消费低,空气也比较好,适合养老,再说还有几亩土地做保障嘞。”而个案8则倾向于留在城市继续发展,并有在城市买房的打算,“农村搞不到钱,就那点土地怎么生活”。个案3告诉我们,对于以后的发展方向,因为拾荒的时间长,收入比较高,他准备以后回乡去做生意或者接着干本行,“随着农村的发展,回到农村去再干这一行,没准会有好的机会”。


四、总结与思考




1.拾荒者形成的原因分析


拾荒者作为进城农民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形成原因和其他行业农民工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和形成的,都是经济转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但是拾荒者的形成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1)从行业特点上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剧,国有废旧回收企业出现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城市废旧回收业萎缩,这就为拾荒行业留下巨大的填补空间和就业空间,吸引了一部分农民工群体进城从事废品回收行业。与此同时,垃圾处理系统的不健全,加上政府财政如果要养一支回收队伍的话就必须加大开支,而让拾荒者去处理废旧物品就比较合理和经济,在让利给拾荒者的同时也减少了财政开支,因此城市废品回收存在较大的从业空间和利润空间。


(2)从职业特点上


拾荒是一项没有门槛的职业,无疑成为很多进城农民的选择。拾荒职业的稳定性和收入的保障性,使得拾荒者一旦建立了自己的“窝子”,他就有了固定的客源和货源,有了稳定的收入,因此进城拾荒对农村多数青壮年劳动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从事该职业不用离家太远,工作比较自由,既能够挣到钱,又能够很好地照顾到家里的生活,使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远离“留守”之苦,用拾荒者自己的话说,“只要搞到钱,干啥都一样”。


2.拾荒者“生活图景”的理论分析


杨善华曾对“社区情理”做过如下解释:“在一个相对封闭及文化相对落后的社区中,存在着由地区亚文化决定的某些为在该社区中生活的多数人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3]。不难看出,在特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的范围之外,“社区情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封闭性,“社区情境”决定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规范和文化。


在拾荒者群体内部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社区明显感受到“社区情境”所产生的亚文化的约束和影响。从上文可以看出,拾荒者都有自己的“窝子”,而且“窝子”具有不可侵犯性,认识的人不能互相抢“窝子”。


“刨窝子”是最严重的事情,一般表现为抢别人固定的生意。“刨窝子”是被大家鄙视和不齿的行为,,很少依赖法律。也就是说,这是拾荒者群体内部认可的解决方式,而法律则因为程序复杂而不被人们作为首选的手段,同时是否有这方面的法律依据还是个疑问。同时在拾荒者内部的社会交往上,他们也会交流经验,但是不会向同行透露更多的关于生意的信息,具有资源共享性和封闭性。在生意方面,一般情况下“单吃”,只有在一个人做不完的情况下,才会叫来自己的亲戚朋友帮忙。对此拾荒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大家都表示能够接受“单吃”的行为,“毕竟都要生存嘛”。可以看出,这些在拾荒者群体内部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规则都是大家约定俗成和共同遵守的,是由该“社区情境”的亚文化所决定的。正如杨善华所说,“在社区中生活的人在选择自己的行为时,只要他们的行为能够得到在同一社区中生活的多数人的赞成,他们就认为可行”[4]


五、结语




行文至此,一幅工作和生活在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的拾荒者的“生活图景”呈现出来。可以说,这项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不仅可以丰富对不同行业农民工群体的研究,也可以修正以往“众人”对拾荒者群体的“刻板”印象,使人们对拾荒者群体的认识更丰富、更全面。本研究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对象为拾荒者特殊阶层。在之前的拾荒者群体研究中,拾荒者更多地被视为一个同质性群体,只是把拾荒者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或者只是简单地谈捡拾垃圾的拾荒者。总的来说,对这一群体独特的社会生活实践及再分化现象缺乏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具体地展示这一群体中专门针对走街串巷收购废品者的状况。他们处于拾荒者的中间层,直接向城市居民收购废旧物品,不同于其他两个阶层;他们具有一定的资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生意头脑,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于生活充满热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支撑着生活的信念,他们是拾荒者中的特殊群体。


其次,研究方法为田野调查法。在之前的研究一个比较大的缺陷是缺少比较深入的实证研究,多数研究者“站在”拾荒者群体的外围,宏观地分析了他们存在的社会原因,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拾荒者对于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正负功能,针对拾荒者群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和方案,却没能真正“走进”这个群体。本研究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与拾荒者一起生活,参与拾荒活动,对拾荒者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社会交往、职业认同等进行剖析,真实地还原了这一群体本来的“面目”。而笔者对田野点较为熟悉,又有熟人从事这一职业,这种独特的、可遇不可求的地缘优势,能够帮助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收集了一手鲜活而又生动的“好资料”。


最后,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目前正在提倡“环保主义”和“循环经济”,而由于政府参与废旧物品回收的管理成本太高导致了城市回收业不发达,拾荒者客观上扮演了环保主义者的角色,是循环经济的践行者,对环保产业和城市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他们中有可能发展出一批新的循环经济企业家。垃圾拾荒者不仅回收大量的可回收利用资源,很好地为城市节约了资源,促进了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收益。无论是从资源数量和资源种类,还是从废旧物品的经济价值或总经济价值的视角来看,拾荒者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了力量。拾荒者在资源再生的环节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了社会负担,也为自身的生存找到了出路。


赵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

黄益彪:

郑泽豪:,助理统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赵泽洪,等.重庆拾荒者现象及其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5(4):7-9.

[2]陈松.都市拾荒者的生存形态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R].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杨善华,吴愈晓.我国农村的“社区情理”与家庭养老现状[J].探索与争鸣,2003(2):23-25.


本文刊发于《中国青年研究》,经本公众号重新排版,引用请上中国知网下载原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