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买入攻略 >【深度】海润光伏的至暗时刻

【深度】海润光伏的至暗时刻

2023-05-10 14:56:27

5月29日暂停上市后,*ST海润又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大变动。这家退市边缘的昔日光伏龙头企业,能成功保壳吗?

曹恩惠 2018/06/19 07:30浏览 12.9W来源:界面新闻字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海润,600401.SH)位于无锡惠山的办公区冷冷清清,这家已经暂停上市的公司正在搬离这里。

透过办公室玻璃窗,界面新闻记者看到一些工位已经被拆除。“目前还留下来的行政体系办公人员陆续回迁公司原先位于江阴璜塘的总部。”*ST海润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我们在这里办公还不到8个月,但也只能迁回原办公场所。”

*ST海润去年以外资企业身份被惠山开发区管委会引入,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希望该公司能对本地区的税收做出贡献。但自去年下半年起,*ST海润“内外交困”愈演愈烈。由于连续亏损以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ST海润今年5月份被暂停上市。

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是*ST海润内部控制问题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原因。曾经的明星光伏企业落魄至此,令人唏嘘。风雨飘摇之间,*ST海润要全力“保壳”。

退市边缘

5月29日,停牌前股价跌至0.87元/股的*ST海润暂停上市。原因是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度财务报告均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ST海润一度是中国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之一。但英雄末路,在经历2015年高送转风波、2016年引入新战投后爆发内控缺失危机、业绩连年难以止损、三年两度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这家老牌光伏公司如今几乎走入绝境,挣扎在退市边缘。

今年一季度,*ST海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亿元。尽管同比有所减亏,但仍未实现盈利。近两年来,*ST海润亏损愈发严重。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该公司净利润累计亏损36.15亿元。其中,仅2017年,*ST海润就巨亏24.36亿元,成为该公司历史上亏损最为严重的年份。

以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发电收入等为主营产品的*ST海润,其电池片、组件为该公司最主要的两大主营收入来源。但在近些年资金困难、旗下生产线开工率不足、单位固定成本较高的背景下,*ST海润主营产品毛利率急速下滑,以往正常的生产经营状况无法维持。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该公司组件、电池片毛利率跌至个位数,分别为5.31%、4.14%,远低于同行水平。报告期内,*ST海润毛利率整体低至4.21%,而同期协鑫集成(002506.SZ)、东方日升(300118.SZ)等同行业竞争对手毛利率均保持在10%以上。

为了保持核心生产线正常运转并维持基本的现金流,*ST海润从2016年起开展代工业务,对外接受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硅锭的加工。据2017年年报显示,自2017年起,代加工业务就已经成为*ST海润维持营收的重要来源。*ST海润副总裁、董秘问闻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由于公司在光伏行业积累的技术和声誉还能得到同行的认可,因此目前还有不少光伏企业愿意来找公司加工做产品。”

然而,代工收入杯水车薪。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ST海润实现营收不足3亿元。此外,代工业务的毛利极低,甚至是亏本买卖。2017年,*ST海润代工业务的毛利率为-18.82%,仅存在维持资金流转的意义。

经营每况愈下,*ST海润的资产负债率又不断走高。财务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该公司负债总额达120.34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2.61%。

*ST海润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截至6月13日,该公司累计逾期债务金额为26.90亿元。其中,已有18家金融机构提起诉讼及采取保全措施,涉诉金额累计为13.32亿元。上述债务负担将进一步加大*ST海润的资金压力。

股民索赔纠纷也让*ST海润深陷泥淖。根据公告,截至6月13日,*ST海润共计收到1147起证券虚假陈述股民索赔案件,涉诉金额为1.97亿元。

急速“瘦身”

暂停上市后,*ST海润近期一系列的人事大变动再度引起外界关注。

6月6日晚间,*ST海润宣布其董事长李延人辞职;6月11日晚间,*ST海润又宣布公司首席技术官李红波以及监事会主要成员辞职;6月13日晚间,*ST海润董事会决定免去7位副总裁的职务并将部分人员进行职务调整。与此同时,*ST海润还宣布了高管普遍降薪的消息。

如此大规模且密集的人事变动引发外界猜测。对此,*ST海润董事、总裁邱新独家回应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此为公司主动调整,以达到精简机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费用。

邱新介绍,公司此前配合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需求,共配有12位副总裁,其中包含3位分管境外业务的副总裁,但这个架构在目前业务收缩的战略状态下看来就显得臃肿了。“经过此次调整后,公司保留了4位副总裁。”

实际上,去年年报披露的信息已显示出,*ST海润正在通过减员的方式精简机构。据*ST海润2017年年报披露,该公司报告期内员工总人数由4874人减少至3027人,减员幅度为38%。相应地,*ST海润报告期内管理费用同比节约了约0.9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关键工作岗位上关键人员流失也影响了相关业务的开展。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ST海润停工损失就相比上一年度增加了约0.33亿元。

大量注销旗下子公司是*ST海润目前急速“瘦身”的另一个主要动作。邱新表示,过去公司对外设立了大量子公司,有些尚未开展业务,有些陷入亏损。

2016年底,*ST海润旗下参控股子公司曾多达159家。去年,该公司就注销了29家子公司将数量降低至132家(2017年仍有新子公司设立)。这些子公司是*ST海润过往年度为计划获取电站项目指标而成立的子公司,共计投入资金约0.083亿元。但由于一般运营费用和项目前期咨询费已经产生,这些子公司注销后仍产生约0.071亿元的损失。

在最新的董事会决议公告中,*ST海润再次注销了7家海内外子公司,包括海润光伏日本株式会社、武威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子公司所开展的业务涉及光伏电池组件、电站投资运营等。根据披露的经营数据,上述7家子公司今年前5个月均处于亏损或零盈利状态,且这7家子公司目前净资产为负或零。

此外,*ST海润目前正在计划通过关停整合生产基地以及剥离部分电站资产来继续减重。

*ST海润目前有安徽合肥、江阴璜塘、江阴新桥、江苏太仓和江苏泗阳等五大生产基地。邱新向界面新闻记者确认,此前业内相传的有关公司下属江阴璜塘基地关停、安置员工的信息属实。

“维持这五个基地日常经营所花费的固定成本、折旧摊销等,对公司现状而言都是较大的负担。”邱新介绍,“现在我们也在看每个基地的具体情况,如果具备剥离整合条件的,我们就会去推动。”邱新举例,安徽合肥生产基地此前就曾被考虑剥离出去。

“我们初步预想未来公司将只保留一个具备生产、盈利能力的基地。”邱新说。

“电站资产剥离也遵循同样思路。”问闻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补充道。曾经在业务层面激进布局下游光伏电站也是造成*ST海润资金出现紧张的重要原因。

2014年及2015年期间,*ST海润大规模开展电站业务,走上一体化建设光伏电站之路。在开展电站业务时,基于对国家和区域政策稳定的预期,*ST海润寄希望边建设边出售来盘活资产。但受到政策以及市场变化影响,*ST海润后期部分开工建设的电站无法并网,且叠加电站销售不顺利、政府补贴不能及时到位、弃光限电等因素困扰,导致该公司电站业务面临极大经营负担。

雪上加霜的是,*ST海润海外电站也遭遇当地新能源政策变化而引发资产减值。在2017年年报中,*ST海润报告期末资产减值准备由上一期的1.34亿元猛增至5.42亿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该公司报告期内计提了建设在罗马尼亚的电站GV7减值准备4.11亿元。

问闻表示,“通过剥离上述电站资产以及负债,我们希望将公司变成一个‘干净的壳’。”

艰难“保壳”路

“当前公司管理层正在为2019年申请恢复上市的目标全力以赴。”邱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针对公司现状,公司管理层确立了对内对外的两大核心工作:对内,在现有基础上着力全面控制新增亏损;对外,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注入优质盈利资产,实现今年盈利。”

不过,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4月修订)》有关恢复上市申请的条件,*ST海润在当前资产结构状态、资金状况下,又新进叠加了“531”政策带给整个光伏行业震荡与迷茫因素,其仅依靠主营业务达到恢复上市申请基本条件的可能性极小。因此,*ST海润“起死回生”最可能途径便是,通过引入新战略投资方,尽快推动资产重组。

界面新闻记者独家获悉,*ST海润引入战略投资者将遵循市场化原则,即由企业自身为主导,当地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协调,共同推进。

在考察战略投资者时,*ST海润最先看中意向方是否具备足以覆盖公司今年亏损的可持续性盈利资产。今年一季度,*ST海润亏损1.96亿元。

*ST海润方面表示,有关意向方的选择并不局限于同行企业,还包括大型能源央企以及与光伏行业无关的企业。

“目前,基于公司当前所剩的保壳时间窗口期越来越短,管理层正在同时接触几家意向方,进入持续谈判阶段。”邱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公司前前后后已接触过十几家意向方,其中两家,均只差“临门一脚”。

邱新也表示,“虽然管理团队自去年底以来陆续联络接触的目标战略投资者很多,并且其中一些确实与公司进行了深度接触甚至方案推进,但在大股东及核心治理层缺位的状态下,战略投资者引入的实质性工作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不过,有资深投资人士表示,*ST海润目前通过推进资产重组扭亏可行性不是太大。目前已经6月份了,首先要跟意向方谈妥,后续还需要证监会审核,时间上已经非常紧迫。

*ST海润目前股权结构极为分散。该公司股权结构变动情况显示,其借壳上市时合计持股超40%的原第一、第二大股东江苏紫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和江阴市九润管业有限公司,已于2015年上半年从十大股东之列消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海润最大股东为杨怀进,但其持股比例仅为6.61%。

此外,随着董事长和首席技术官等核心管理层人员离职或免职,*ST海润现任董监高团队已经简化。

邱新也表示,“目前公司团队核心人员都是职业经理人,现有团队的人脉和资源整合能力均不能与大股东和离职的核心管理层人员相比,目前一些问题解决起来还是比较吃力。”邱新说他不会放弃,将坚持到底。

现在,没有人知道*ST海润的“底”在哪里。

雏鹰农牧坏消息不断 实控人部分股权质押又触及平仓线了

在雏鹰农牧基本面难以改善和受到市场质疑的情况下,公司股价恐将继续承压,平仓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剧。

梁昌均 2018/06/14 14:46浏览 15.1W来源:界面新闻字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期,资本市场上股权质押爆仓频现。这次轮到了生猪养殖企业雏鹰农牧(002477.SZ)。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家公司还被质疑涉嫌财务舞弊。

6月13日晚,雏鹰农牧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侯建芳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的部分质押股票触及平仓线,可能存在平仓风险;公司股票自6月14日起停牌,停牌时间预计不超过5个交易日。

根据公告,目前侯建芳及其一致行动人侯建业、侯杰、深圳市聚成企业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聚成股份)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约13.8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4.31%,累计质押股份约13.2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37%,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5.62%。

此次质押股票触及平仓线是股价下跌惹的祸。6月13日,雏鹰农牧收盘报3.31元/股,这已低于侯建芳及其一致行动人部分质押的股票3.37元/股的平仓价格。

公告信息显示(见下图),侯建芳质押给中信建投证券近3.17亿股平仓,聚成股份质押给浙商银行近3447万股股份平仓;二者合计触及平仓线的股份总数约3.51亿股,占侯建芳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的25.29%,占公司总股本的11.20%。

雏鹰农牧在公告中表示,该事项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侯建芳及其一致行动人将积极采取措施,与各方协调沟通,通过追加保证金或者追加质押物等有效措施降低股权质押融资风险。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雏鹰农牧股价在去年4月初的相对高点后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今年以来已累计下跌达25%,尤其是今年2月初出现剧烈下跌,而自5月底以来下行趋势再次加剧,公司最新股价已是2015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

实际上,为避免平仓风险,侯建芳在此前进行过多次补充质押。根据统计,从4月24日到6月9日不到两月的时间里,侯建芳先后进行了四次补充质押,累计补充质押达2125万股,但均不涉及新增融资安排。

此外,4月20日雏鹰农牧还称,侯建芳以及公司部分董监高等核心管理人员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合计增持公司股票不低于5亿元,其中侯建芳不低于1亿元。截至6月12日,侯建芳增持了0.36%的股份,增持金额近3864万元,未见其它人员增持。

但补充质押、增持股票都已无力回天,随着股价跌跌不休,平仓风险依旧到来。如果侯建芳及其一致行动人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其已触及平仓线的质押股票或将遭遇被动减持;公司复牌后若股价继续下跌,能够补充质押的股份数量已经不多,不排除全面爆仓的可能。

作为昔日的“生猪养殖第一股”,雏鹰农牧目前已不再是单纯的一家生猪养殖企业,近年来确定了“生猪养殖+深加工、粮食贸易、互联网”三大战略布局,并基于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和衍生的需要,布局产业基金、投资商业银行、增资担保公司,发展金融服务主体业务。

去年雏鹰农牧实现营收56.98亿元,同比下降6%;净利润约0.45亿元,同比下降近95%,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则巨亏3.05亿元,其中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净利润大幅亏损超过6亿元。

今年以来,猪周期运行至低谷,猪价大幅下跌,雏鹰农牧养殖业务受到影响。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约11.36亿元,同比下降近4%;净利润达到3.57亿元,同比增长2.15倍;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依旧亏损1.13亿元,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已无法实现盈利。

在一季报中,雏鹰农牧还预计,今年上半年公司将实现净利润3.78亿元至3.95亿元,略高于一季度盈利规模,变动幅度为-17.89%至-14.19%。而从公司今年3月至5月的生猪销售情况来看,销售数量和收入环比均呈现下降,在国内生猪市场供需尚未出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公司基本面或将继续承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自媒体6月13日发布质疑雏鹰农牧涉嫌严重财务舞弊的文章,对雏鹰农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持有待售资产、投资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真实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性提出公开质疑。

无独有偶的是,年审会计师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雏鹰农牧去年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了否定意见,对公司去年财报发表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

雏鹰农牧在6月13日晚发布的对深交所年报问询函的回复中表示,导致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否定意见的具体事项是公司所属的深圳泽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正确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

在雏鹰农牧基本面难以改善和受到市场质疑的情况下,公司股票在复牌后恐将继续承压,质押股票平仓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剧。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