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涨幅分析 >三林塘馄饨

三林塘馄饨

2023-05-10 14:56:27

 

每次走过北京东路江西中路口,心里总有些嗒嗒动,脚步也总想着再往北挪动。

为只为那里有家馄饨店。


原先只是一个馄饨摊,并无店招。好几年以后,才挂出了“三林塘馄饨”的招牌。

这店至少也有25年的历史了,在周边地区的名气一直是极响极响的。

我在外滩上班的时候,是经常去光顾的。

店主夫妇都是的的刮刮的浦东三林塘人。

他家似乎早年很穷,一家人就蜷缩在一间老式街面房子里度日,十几个平方,加个矮矮的“二层阁”,如此而已。

后来政策开放,终于可以有个体户了,个人开店做生意不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了。

为谋生计,夫妻俩就用自家的楼下房间的靠街面的大半间,卖起了馄饨,一开始,生意也一般。

而且,政策一开放,他家附近方圆不到200米的弹丸之地里,弄堂口弄堂里一下子竟冒出了十几家点心店,还不包括那些临时的早点摊。

万事开头难,信不谬也。

但三林塘馄饨很快就脱颖而出。

夫妻俩用的竟是匪夷所思的逆向思维!

人家开店卖馄饨,首先想到怎样少放些馅料,来节约成本。

而“三林塘馄饨”的个儿特别大,人家可以装五两大馄饨的海碗,到他们这里,装三两就“扑扑潽”了。


他们的肉馅,足有现在超市里卖的汤圆那么大,包的时候,好象不把皮子撑破了心里会难过似的。

所用猪肉,精挑细剁,没有筋筋剌剌;夹精夹油,绝对肥而不腻。

而且,盛馄饨用海碗用宽汤,这宽汤不是一般的葱花清汤,而是酱油浓汤,上海人叫“肉露”,又香又鲜。吃到一半,还可以加汤。

他们的价钱也邪乎,人家总是低价竞争,他们偏自抬高价:4角一碗二两。

一般点心店,阳春面8分一碗,小馄饨12分一碗,大馄饨2角一碗二两。

他们一直以高于其他馄饨店一倍的价格卖馄饨。多年来,物价变了N 多次,他们都坚持这样做。

低价竞争的人家,利润也低。

因此一般店主用的都是偷工减料法,好好的肉馄饨不做,做出什么菜肉馄饨来,自然是只见菜难见肉的那种。

小馄饨只好用纯肉,就放得少之又少,有时比一粒弹子糖还要小呢。

对比之下,大家都觉得,吃“三林塘馄饨”真的是物超所值,哪怕当年大家都有些阮囊羞涩,也宁是少吃一两也要来这里吃,那肉总比皮子更当饱吧,实在不行,多加点肉汤嘛。

一时间,人满为患。

一过11点半,门前就开始排长队,到12点半就卖光。

12点敲过再来的话,一多半要落空吃不上。

再后来,来吃的就不光是散客了,还有大户呢。

从南面的建工局、物资局、建材局和其他别的什么机关里的人,到很北面的自来水公司、香港路名噪一时的爱建布店里的人,都慕名而来。

真是要“轧坍哄坍”为止。

看见“三林塘馄饨”生意这么好,哪有不眼红的。

周边的摊点是群起而效之,连弄堂深处的人家也开起没有执照的“私窝子”来,十几二十家人家都卖起所谓的“特色馄饨”来。

但没过多久,好象连半年都不到,其他店都很快歇菜了。

原因无他,就是人性的弱点在起作用,下意识地,那里的馄饨馅就是会越包越小的。

大多数国人总是底子不够好,就这点出息。

而“三林塘馄饨”依旧只只膀大腰圆,伙计们加馅加少了,是会受到老板娘的呵斥的。

心诚,坚持,从来都是长盛不衰的公开秘诀。

说说这对三林塘夫妇吧。

男人显然有点小滑头,基本上是口气比力气大,头颈比腰粗的那种上海男人。

比如,他要面子,说话竭力不带土音,不象他老婆,就是土土的一口三林塘腔。

再比如,他在生意好人太多的时候,经常会得算错帐,少收了人家的钞票,被老板娘“吃牌头”。

后来,店里请的人手多了,他也就渐渐淡出,傍晚坐一边去咪他的小老酒去了。

现在更是踪影不见,彻底“离休”了。

而老板娘则20年如一日,坚守在第一线。

她本来就操劳,而且本地人嘛,三四十岁时就很见老,现在头发一花白,活脱脱一个“浦东老阿奶”了。

生意虽然一直不错,但这家人家似乎不贪心,从来没有想过要“弄弄大”。

还是这间街面房,也不装修,那“三林塘馄饨”的招牌也好象只是很随便地挂在墙上。

唯一的变化好象是将右隔壁的那个车库租了下来,里面也就是简单地放些桌椅而已。

不贪心,好象是胸无大志,眼光短浅,或许,这就是知命乐天呢?

“老板娘,来二两。”

“哪能现在只吃二两了啦?”

“唉,不来讪了,现在是血压高血脂高样样高了。”

“管伊去啊,吃总归还是要吃嗰啰。”

味道还是鲜。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