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涨幅分析 >菜价涨跌“谁”说了算?本报帮您拎一拎菜篮子(上篇)

菜价涨跌“谁”说了算?本报帮您拎一拎菜篮子(上篇)

2023-05-10 14:56:27


  ,市委书记刘南昌所作的工作报告积极实施“菜篮子”工程。那么,三门峡市的菜价如何?菜品是否丰富?是自产还是输入?如何让市民的“菜篮子”拎起来更轻松?近日,本报记者奔赴我市农贸市场、蔬菜种植基地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全方位打探市民“菜篮子”情况,并对我市蔬菜和猪肉市场情况以及肉菜价格波动原因、应对管理措施等进行深入报道,敬请关注。


菜价涨跌 市场调控是主导

策划/尤黎明 吴胜男   统筹/吴胜男


(一)、农贸市场:菜价有波动 影响因素较多


涧南农贸批发市场内的商户正在销售叶子菜


  市场,是蔬菜进入百姓菜篮子前的重要一环。9月27日,记者深入三门峡市区的主要农贸市场,探访蔬菜价格波动背后的市场因素。


  包菜1元/斤,生菜1.5元/斤,土豆1.2元/斤,青椒3元/斤……这是近两天三门峡市崤山农贸市场的蔬菜价格。当天,记者走访三门峡市区多家超市和农贸市场发现,西红柿、青椒、豆角等不少蔬菜价格与上周相比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上涨。


  三门峡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容科提供的数据显示,三门峡市区目前共建成6个规范化管理的蔬菜销售市场,分别是虢国路农贸综合市场、崤山农贸市场、上村市场、永兴街市场、宋会路二运菜市场和老甘棠路市场,此外,春秋路、公园路等市区部分道路还分布着13个马路临时市场,这些市场和各大超市都是市民们买菜常去的场所。


  27日下午,记者前往虢国路农贸综合市场,看到不同摊位上同一类蔬菜的售价不尽相同。从事十余年蔬菜销售的商贩梁春娟介绍,大多数商户的菜都是从三门峡市涧南农贸批发市场进货,每种菜的零售价都是在批发价的基础上稍微加价,没有统一的规定或标准。“随行就市,能卖动、不堆积、有利润是商户们基本的定价原则。”梁春娟说,“农贸市场的摊位费不算高,菜价主要还是受批发价的影响大。另外,天气太冷或太热、菜被‘糟蹋’的多,价格也会上涨。目前的菜价和去年9月相比涨幅不大。”


  记者从湖滨区蔬菜办获悉,三门峡市区市场上销售的蔬菜大部分来源于三门峡市涧南农贸批发市场,该市场日平均交易量60吨,其中以外地菜居多,本地产的蔬菜春冬淡季有1500万公斤,夏秋旺季有2500万至3500万公斤。


  记者在涧南农贸批发市场看到,商户们正在忙碌着进货、发货。张备战经营蔬菜批发生意已有20多年,销售的蔬菜最多时有40多个品种。据他介绍,三门峡目前的菜价和往年同期相比波动不大,但和郑州、西安等地相比明显偏高,和洛阳相比批发价也平均高出几分钱。“本地农户自产自销的蔬菜成本较低,只需随行就市销售,但外地菜通常会受到运输量、储存时间、流通环节差价等方面的影响,耐储运的菜价格相对稳定。”张备战说,“冬春季节我市蔬菜主要依靠南方供应,如果生产地出现灾害天气,价格就会明显上涨。今年三四月份冬瓜批发价涨至6.5元/斤,就和南方遭遇的冻雨有很大关系。”


  商户武小廷多年来以贩卖叶子菜为主,他表示,今年叶子菜的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高出15%至20%。“我们蔬菜行的叶子菜大多从山西运城、侯马进货,向市区的超市、农贸市场供货。今年天气旱、收成少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周边的焦作、新乡等地今年受灾后,叶子菜减产,也纷纷从山西调拨,货源紧张,菜价自然就涨了。”


  此外,近年来全国发生的毒豆芽事件,让市场上的豆芽来源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市场上的豆芽多来源于洛阳,据常年经营豆芽生意的商户马红波介绍,毒豆芽事件发生后,三门峡市的小作坊基本上都被取缔,商户们都选择从洛阳一家手续齐全的公司进货,去年平均价格达到了2元/斤,最近洛阳生产豆芽的公司变成了两家,其中一家还收购了三门峡地区一家生产豆芽的小厂子,激烈的竞争使价格有所回落,目前市场零售价保持在1.5元/斤左右。


  作为管理方,涧南农贸批发市场对蔬菜价格有着相应的记录和分析。该市场办公室主任李秀红说:“我们市场的外地菜占有率在80%左右,当地种植的蔬菜在每年5至10月间能供应一些,多为叶子菜、豆角、茄子、西红柿;其他季节多依靠山西、陕西、郑州、海南、云南、山东等地的调拨菜。经销外地菜,中间环节都要赚取一定的差价,本地菜流通环节少,自然会稍微便宜一些;而气候则是影响外地菜价格的重要因素。马上进入10月,本地菜少了,市场上的菜价已经逐渐有所上浮。”(文/图 本报记者 程倩)


(二)、大棚蔬菜:种植成本高 多销往外地


在湖滨区陈宋坡村一处菜花种植大田里,一位菜农将刚采摘好的一三轮车的菜花,送往市区一些蔬菜批发市场。

  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辣椒、平菇……这些看似寻常的蔬菜是菜农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成果,更是市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近日,记者来到三门峡市几个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了解蔬菜在生产环节及市场供应过程中的相关情况。


  灵宝市大王镇的吉家湾村、西路井村一带是远近闻名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几个村子家家户户几乎都建有温室大棚。9月27日下午,记者走进西路井村一处温室大棚里,38岁的菜农张红岩正在棚内侍弄长了半人多高的西红柿苗,比乒乓球略大的青西红柿挂在秧上。“再长两个多月就能摘果了,不出意外的话,可持续供货到春节前夕。”张红岩告诉记者,他种菜已经近10年,以前有两个面积较小的棚,加上去年新建的这个大棚,3个棚共占地4亩,先后投入14万元,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和西葫芦,平均每个大棚每年收获两茬,可收入四五万元,“除去农忙时雇工费,肥料、浇水等杂七杂八的钱,且没有特别严重的病虫害或气象灾害,一个棚能落2到3万元”。


  据了解,大王镇上有多个蔬菜集散批发中心,聚集了来自山西、陕西、渑池、洛阳等地的菜贩子,几个村子的蔬菜多数刚出大棚就被销往外地,只有一少部分销往三门峡市区。“等一种蔬菜集中成熟时,批发中心一天一个价,我们瞅准价钱差不多都赶紧卖,也不管人家是要往哪儿运,不然菜不等人,烂在地里就全完了!”张红岩根据经验估算,这个花费8万元新建的大棚今年首次投入使用,棚里的西红柿大约可产2万多斤,按西红柿最高收购价2.3元/斤,且不算其他费用,要种两茬西红柿才能把建棚的本钱收回。


  在湖滨区崖底街道陈宋坡村,统一轮作、管理销售、风险共担的黄龙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市大棚蔬菜运营的新兴典型,该合作社理事贾军固主管生产,是一名“资深”菜农。贾军固表示,该合作社共有70多个温室大棚,占地100余亩,以种植西红柿、黄瓜、西葫芦、平菇为主,种植成本、收益和供销方向基本与灵宝市大王镇情况类似。“最多只有三分之一销往湖滨区,其他都外销了。”贾军固分析称,近几年我市菜价确有走高趋势,因为随着交通条件、信息交流等日益便捷,蔬菜处于“大流通”的背景之中,菜农并不能左右菜价涨落。“比如去年咱这儿西葫芦丰收了,外地贩子来得特别多,出价也合理,他们早早就把西葫芦收走了,所以三门峡市西葫芦并不便宜;反之外地某种菜丰收了,而咱这儿因为各种原因减产绝收,外地菜就会被贩入三门峡市场,加上运输费和层层转运费,菜价依然很高。”贾军固笑着说,“市民盼望菜价低一些,菜农却希望批发价能高一点,种菜是辛苦活,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太多,而且中间商给出的价格时刻都制约着菜农,我们也是身不由己呀!”


  湖滨区蔬菜办主任徐兴锋表示,目前湖滨区蔬菜播种面积1.6万亩,露地种植面积1.1万亩,保护地种植(温室、大棚、中小拱棚)面积5000余亩。露地种植以应季蔬菜豆角、茄子、辣椒和各种叶子菜为主,保护地种植以反季节西红柿、黄瓜和西葫芦为主。“蔬菜种植技术要求高、需水量大,而随着我市近几年城镇化和工业建设占地、用水规模不断扩大,原来涧河上游沿岸适合种菜的土地被流转他用,而磁钟乡、高庙乡则有地无水,难以进行蔬菜种植。”此外,蔬菜抗击风、霜、雨、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即使采用温室大棚也不例外,可蔬菜种植未纳入农业自然灾害保险范围,直接打击了菜农的种菜积极性。“本地大棚蔬菜种类和产量有限,应季蔬菜又受自然条件制约,外地菜运输成本高,再加上市场化大背景,菜价几乎完全靠市场调控。”徐兴锋说。(文/本报记者 刘晨宁  图/本报记者 徐洪波 实习生 秦静)


(三)、猪肉市场:价格“蹭蹭”涨 对策“层层”剖析
刘女士正在为顾客选购猪肉


  今年上半年,我市猪肉价格不断上涨,引发市民广泛关注。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近日对我市猪肉市场进行调查。


  9月27日上午8时,在三门峡市区虢国路农贸市场一家销售冷鲜肉的摊位前,不少市民正在选购猪肉。40岁的老板刘女士经营猪肉生意已有十余年,她告诉记者,最近市场上猪肉的价格一直在30元/每公斤上下浮动,相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前两年猪肉最便宜的时候,卖到9块钱一斤,很多养猪户赔了钱,都不养了。今年生猪的出栏量减少,市场供不应求,猪肉价格自然就高了。不过这些年,猪肉价格起起伏伏,这个价还不算最高。”刘女士说,该市场里销售猪肉的店铺共有四五家,他们的肉源一部分来自本地,一部分来自焦作、洛阳等地,每家店每天平均卖出二三百斤猪肉。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市区各大农贸市场,市民还经常在超市、卖场或肉品专卖店里采购猪肉。三门峡地区双汇冷鲜肉经销商朱明彦告诉记者,该品牌在市区共设68家专卖店,由物流车每日从郑州、济源等地配送肉制品,每天可以卖出5000斤猪肉,目前猪肉价格为26.8元/每公斤。“由于中秋和国庆到来,最近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都有小幅度增长,这是正常现象。”朱先生称,据初步统计,该品牌在市区销售猪肉约占市场总体份额的20%。


  由于交通和信息逐渐便利通畅,各地猪肉市场呈现出开放、流通的特点,我市也不例外。记者从我市畜牧部门了解到,近年我市猪肉价格与临近各地市相差无几,市场上以销售本地猪为主,外地销往本地的生猪量一般不大。据统计显示,从2014年至今,我市猪肉价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3月,市场上猪肉达到最低价18.4元/每公斤,2015年6月价格出现回升,直到今年6月,猪肉达到最高价30.5元/每公斤,目前价格稍有回落。


  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三门峡市畜牧局畜牧科科长陈碾管表示,从2014年至今,我市猪肉价格处于一个“猪周期”内,当前正处于“猪周期”后期的上涨阶段,人们难免会觉得价格过高,但是这属于市场正常现象。据他介绍,“猪周期”是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3年为一个循环周期,主要是由于农民养猪数量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价格波动。


  “2014年,因为猪肉价格上涨,三门峡养猪户增多,生猪出栏量增加,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当时很多养猪的农民都赔了不少钱,纷纷把生猪抛售,导致后来生猪供应减少。”陈碾管说,从2015年开始,我市猪肉价格回升,农民收益也由此增加。他预计,按照市场发展规律,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持续高涨的猪肉价格应该会有所回落。


  由于三门峡地区不属于生猪优势产区,猪肉产量低也是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三门峡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受自然条件和区域位置影响,农民种植玉米等能够就地转化为饲料的农作物较少,所以养殖猪、鸡较少,养殖牛、羊量居多。


  针对猪肉价格波动,相关部门是否能够采取一定措施进行调控?对此,陈碾管表示,由于农业市场的开放化发展,市场自主调节作用增强,政府采取的调控手段以引导为主。


  首先,建立猪肉市场价格信息预警机制。我市畜牧部门定期通过官方网站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市民公布价格信息,提供价格参考。养殖户可根据价格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作出养殖、销售方面的调整,市民也有了参考和选择,从而避免市场上存在价格欺诈和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稳定。


  其次,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增加规模养殖比重。在生猪价格波动中,散养户缺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只能随生猪价格的涨跌,或盲目扩张生产,或恐慌性退出生产,对猪肉价格造成影响。2010年起,我市加快畜牧业发展,加大投资规模养殖。2012年至2014年,我市肉类产量增速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2015年增速排名全省第五,肉类产量增长潜力明显。2015年底,全市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的猪场共计315个,多分布在陕州区、义马市、渑池县和灵宝市,规模养殖占养殖市场50.7%,保证了生猪市场的稳定发展,加大了本地猪肉市场肉源提供,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价格波动。


  第三,提供技术支持。疾病会导致猪肉供应减少,推动猪肉价格上涨。为了减少生猪疾病发生,畜牧部门为养殖户引进优良品种,加强饲养管理培训,从而提高产量,避免产量起伏不定。


  最后,提供资金支持。我市金融财政部门在生猪养殖企业经营困难时,及时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维持基本经营,也将保证市场稳定发展,减少价格剧烈波动。此外,在猪肉价格过高时,商务部门也可启动应急预案,通过政府补贴,或紧急调配生猪,维持肉源稳定,抑制价格波动。(文/图 本报记者 张茜)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