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买入攻略 >深度!【华泰策略】水到渠成,估值重塑——估值重塑系列之二:台韩股票市场那些事儿

深度!【华泰策略】水到渠成,估值重塑——估值重塑系列之二:台韩股票市场那些事儿

2023-05-10 14:56:27

文     藕文/曾岩

导读

,2017年9月起,非标资产在社融中占比持续回落,2017年12月起社融增速和信贷增速出现喇叭口,未来大概率出现“宽信贷紧信用”组合,2018年近一半省份调低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速目标,实体融资资金需求增速预期回落,M2增速保持相对平稳,利率下行预期渐起。90年代台韩宏观经济与当前有诸多相似之处,我们认为外资配置,将引导A股成长资产估值重塑。


摘要


外资或将配置引导A股成长资产重估

我们在《从人民币资产到成长资产》中论证了本轮美元指数下行周期,全球资本流动有望从“资产美元化”转移到“资产新兴化”,而作为经济增长稳定、结构稳定(消费、进出口和资本形成对GDP组成的贡献率相对平稳)的价值型成长资产对资本的吸引力增强。外在来看:美元和美债走势背离,利差走窄,美国长端利率的上行对长端利率的影响减弱;内在来看:人民币汇率稳定,热钱流出大幅减少,金融市场具备进一步开放、吸引外资流入的基本条件,非标资产在社融中占比继续回落,利率下行的预期渐起。我们认为外资配置,将引导A股成长资产重估。

 

A股外资持股比例上行是时代趋势

我们认为外资持股比例上升是A股市场的关键趋势(1)改革开放40周年,高层频繁表态要加大金融改革开放,自上而下的推动力增强。(2)2018年是A股纳入MSCI的元年,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和完善将与外资净流入形成正反馈。(3)经济的引擎正在从投资和出口向消费和内需过渡,开放的金融市场有助于优质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居民在优化金融资产配置的过程中提升消费能力。全部A股外资持股(截至2017Q3)比例1.4%,远低于台湾16.8%,韩国11.6%,泰国14.16%、越南14.21%、印度7.9%等(截至20180301),外资持股比例有大幅提升空间。

 

外资在大幅净流入初期倾向“逆势操作”,具有一定领先性

台韩历史经验可以看出,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的不断推进,一般以纳入MSCI指数为标志,外资大概率放量净流入权益市场,净流入规模与股指走势有负相关性(1996-2007年韩国股指与外资净流入权益市场规模呈-0.77高度负相关,1996年至2005年台股指与外资净流入权益市场规模相关性-0.1),在完全纳入MSCI指数后经过几年的过渡期,则变成正相关。这个现象说明,外资在初始进入一个股票市场时倾向于“逆市操作”,表现较为谨慎,有一定的领先性,在熟悉市场环境后,外资与内资行为趋同,以“顺市操作”为主。

 

台湾外生性宽松时期,外资放量流入权益市场

台湾90年代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放缓,台湾当局产业升级,经济自由化、利率自由化、金融开放、传统产业外移等为岛内高科技发展提供了空间。我们观察台湾地区的十年期公债利率和核心CPI两个指标,可以发现1999年至2000年、2004年至2005年两个时期,当局货币政策没有放松,同时美债十年期利率上行,但岛内出现“经济稳通胀起+利率下”外生性宽松。对应股票市场,在非金融行业中,信息技术、原材料、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工业四个行业外资持股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而这四个行业也在这两个时期台湾股票市场的正收益个股数最多。

 

顺水行舟,估值重塑

从外资在不同国家/地区的行业配置比例可以看出,金融是外资持股比例较高的行业,在韩国、泰国、越南、印度、等国家金融行业的外资持股比例相对排名都位于前三位,非金融行业的配置基于该国家/地区经济的相对优势,例如,韩国和台湾外资重配电信服务和信息技术(新兴优势行业),印度重配房地产和公共事业(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设施行业)。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为经济的优化升级提供良好支撑,未来高端制造业、科技研发类成长板块竞争力将逐步提升,建议关注全球资本流动过程中,A股成长资产的重估。

 

风险提示:A股国际化进程推进速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结构转型中不确定性增加;债务违约风险,股债联动等黑天鹅事件;台韩股票市场数据可得性限制,研究结论的判定有一定数据局限性。


正文


A股外资持股比例提升是时代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需要独立的货币政策作为反周期的调节工具,汇率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稳定人民币资产的价值,保护人民币免受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但“资本流动”受到较严格的限制,特别是金融领域的限制较多,在股票市场上的体现之一就是外资持股比例远低于其他国家水平:万德公布的全部A股外资持股比例仅为1.4%(2017年三季报数据),从彭博2018/03/01亚洲国家/地区的外资持股比例来看,台湾16.8%,韩国11.6%,亚洲发展家泰国、越南、印度分别为14.16%、14.21%、7.9%。外资持股比例有大幅提升空间。


我们认为外资持股比例上升是未来十年的关键趋势,而2018年是重要转折点:首先,高层表态要加大金融改革开放。刘鹤在2018年达沃斯论坛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将推出新的改革开放措施;;2017年陆家嘴论坛一行三会官员发声金融改革开放的决心不能动摇。

 

其次,2018年6月,A股将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一标志性的事件将引领两个发展方向,一是A股是人民币定价的优质资产,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二是A股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制度体系,推动纳入比例的提升,这将海外资本的流入形成正反馈。

 

最后,在经济和贸易与国际成功接轨后,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的提升需要一个国际化的资本环境,经济的引擎正在从投资和出口向消费和内需过度,开放的金融市场有助于优质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居民在优化金融资产配置的过程中提升消费能力。

 

从全球视角来看:

我们在《从人民币资产到成长资产》中论证了本轮美元指数下行周期,全球资本流动有望从“资产美元化”转移到“资产新兴化”,而作为增长稳定(GDP增速相对平稳)、结构稳定(消费、进出口和资本形成对GDP组成的贡献率相对平稳)的价值型成长资产对资本的吸引力增强。

 

从外在环境看:

G20全球央行财长峰会后,中外央行默契趋同,共建“宽财政、紧货币”的财政货币政策体系。自此,央行对外需要与欧美货币政策保持步调一致,对内要防治金融风险,稳定金融安全。但历史上美元和美债(十年期国债)走势背离阶段,利差走窄,美国长端利率的上行对长端利率的影响减弱。


从内在需求看:

在对外开放的40年里,我国在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中选择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但“三元悖论”是极端情况下的“三选二”策略,但实行过程中往往可以根据宏观环境的变化,有相对折中的选择,比如一定程度的放弃汇率稳定但享受资本流动。

 

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在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资本市场将不断开放,迎接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为从制造业、服务业开放的经验可推导出,金融行业不是例外,同样适用于竞争与开放规律,金融服务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由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动力、进步和繁荣,会发展得更好。我们认为,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或将成为影响未来几年股票市场投资的关键变化,同时股票市场制度和结构的优化或将吸引外资持续流入,与对外开放形成正反馈。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稳定,热钱流出大幅减少,我们认为金融市场具备进一步开放,吸引外资流入的基本条件。A股市场有可能由于外生性宽松,迎来一轮成长资产的重估。

 

,从2017年9月起,非标资产在社融中占比持续回落,2017年12月起社融增速和信贷增速出现喇叭口,未来大概率出现“宽信贷紧信用”组合,不支持利率水平大幅上行,同时,我们看到“实体融资资金需求同比增速-M2增速”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同向波动,随着2018年近一半省份调低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速目标(见附录),实体融资资金需求增速预期回落,M2增速保持相对平稳,“实体融资资金需求同比增速-M2增速”预期向下,我们判断未来利率水平大概率回落。



台湾和韩国90年代均经历了金融市场加速对外开放,外资增量净流入权益市场、通胀起利率下等变化,而这些变化与当前股票市场面临的宏观环境有诸多相似之处。我们认为2018年利率下行的预期渐起,本篇研究台湾韩国外生性宽松时期股票市场那些事儿。


90年代台湾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金融开放

台湾地区生产总值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经历高速发展,年平均增长率在8.5%左右,出口导向型经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亚洲经济发展“四小龙”。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冲击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放缓,平均值为6.5%,岛内土地价格上升,工资大幅上涨导致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被迫转移淘汰,十年期政府公债利率从90年代高点的7.72%趋势性下行至2003年的1.41%。20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当局被迫产业升级,提出经济自由化政策,确定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电动化、航天、高级材料、医用化学制药、医疗保健和污染防治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经济自由化、利率自由化、金融开放政策、传统产业外移等为岛内高科技发展提供了空间,在20世纪90年代,产业升级初见成效,台湾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比重60%以上,,台湾政治局势混乱,经济发展一度停滞,截至2017年12月,台湾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十年期公债利率下行至0.98%。

 

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经济与当前大陆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经济增速换挡(与当前大陆GDP增速相当),经济转型升级(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型),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台湾1990年开始允许外资投资股票市场,并逐步放开QFII额度,1996年台湾股指首次纳入MSCI指数)。


1999年和2004-2005年台湾“外资放量流入+通胀起+利率下”

我们观察台湾地区的十年期公债利率和核心CPI两个指标,可以发现1999年至2000年、2004年至2005年两个时期,出现岛内通胀回升但长端利率下行的现象,当局货币政策没有放松(台湾重贴利率在这两个阶段稳步上行),美国利率也处在上行周期,我们认为外生性资金面宽松是长端利率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风暴之后,台湾外资流入权益市场的资金规模不断放量。台湾股指纳入MSCI的关键十年(1996年-2005年,1996年台湾股指以50%纳入因子开始纳入MSCI,2005年全部纳入),台湾当局为金融市场的开放做出了积极贡献,包括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

 

1999-2000年期间,外资放量进入台湾权益市场(1998年年度净流入1553百万美元,在1999年大幅改善,年度净流入14765百万美元),但2000年台湾大选,政局动荡不安,台股票市场在2000年大跌。

 

台湾股票市场在外生性资金面宽松的两个时期(分别是1999年和2004-2005年,剔除政局不稳导致大跌的2000年),台股票市场(台湾加权平均股价指数)分别上涨16%和9%。从台湾的经验看,虽然台湾经济换挡,但整体增速保持平稳,外生性流动性宽松时期“外资流入权益市场+经济稳通胀起+利率下”的组合股票市场大概率表现不错。



台湾外生性资金面宽松时期,外资持股偏好引领市场风格

1999年台湾股票市场涨幅居前的前40只股票88%的属于信息技术行业,取得正收益的136只个股中,信息技术行业个股66只占比49%,信息技术行业个股算术平均涨幅115%。



2004-2005年,台湾加权平均指数的689只个股中,有307只取得正收益,从行业分布来看,信息技术行业占比40%,仍具有绝对优势,从这307只个股的行业平均涨幅来看,信息技术行业平均涨幅最高,为76%,其次为房地产和工业,分别为71%和59%,金融行业平均涨幅最少,为18%。



我们最早可以观测到2005年台湾加权平均指数成分股的外资持股比例。2005年台湾加权股票市场指数外资持股数有592只,2005年12月外资持股占比区间为0.01%至65%,对应的个股平均涨跌幅区间为-0.93倍至6.12倍,个股平均涨幅对应外资持股占比的分布可以看出,平均涨幅超过2倍的个股,外资持股比例平均值(达30%)明显高于涨幅低于2倍的个股(外资持股比例平均值15%)。

 

进一步的,我们分析2005年台湾各行业的外资持股占比中位数,在非金融行业中,信息技术、原材料、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工业四个行业外资持股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而这四个行业也在2004年至2005年的台湾股票市场的正收益个股数最多。


90年代韩国金融加速对外开放,但经济失速下行制约资本流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长期处在日本统治下,韩国国民经济带有严重的殖民地性质,国家贫困,市场狭小,资本主义刚刚兴起。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推动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外向型经济,韩国的发展被称为"汉江奇迹"。韩国股票市场1992年允许海外投资者进场交易,1996年建立了专门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KOSDAQ,2005年以后交易所整合,形成全国性的交易所KRX(韩国证券交易所)。1992年韩国股指按照股市市值的20%纳入MSCIEM指数,1996年扩大计入比例至50%,1998年全部纳入,外资年度净买入韩国股票规模从1992年的1.5万亿韩元提升至1998年的5.7万亿韩元,到2000年净流入规模达到11.4万亿韩元。


虽然韩国股指在1998年完全纳入MSCI EM指数,但在1992年(开始纳入)到1998年(完全纳入)期间,外资净流入股票市场的规模并没有明显放量,在1995年下半年和2000年,韩国经历两次“通胀起利率降”的宏观组合,与台湾1999年和2005年不同,韩国股市在经济基本面失速下滑(GDP同比增速从1999年的13.6%下滑到2000年的5.5%)和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双重压力下,2000年韩国KOSPI指数大幅下挫,从2000/01/04的1059点下跌到2000/12/22的500点。韩国2000年取得正收益个股集中在原材料、医疗保健和消费行业,其中医疗保健和消费的平均涨幅较高。



外资或将配置引导A股成长资产重估

2018年2月市场底部回升以来,市场利率下行的预期渐起,我们认为美联储加息周期在美元指数走弱阶段对长端利率的影响减弱,金融去杠杆政策对利率水平的向上推力边际下降,同时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渐显,2018年过半省会调低经济发展增速目标,降成本需求增加,利率向下空间大于向上空间。在改革开放40周年,金融市场开放或将加速推进,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外生性股票市场资金面的宽松可期。我们认为供给侧为经济的优化升级提供良好支撑,未来高端制造业、科技研发类成长板块竞争力将逐步提升,建议关注全球资本流动过程中,A股成长资产的重估。

 

在台湾韩国90年代纳入MSCI的历程中,也曾经历过金融市场加速开放,外资持续净流入权益市场和通胀起利率下的宏观环境,从他们的历史经验可以不完全概括这个时期的特点:


1)股票市场的牛熊与内生性的因素直接相关(宏观经济平稳,政局安定等),外资资金对股指走势的影响较小,结构性的机会大于大势的机会。从台韩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滞涨或将是A股未来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点。

 

2)在股指纳入MSCI过程中,外资大概率放量净流入权益市场,净流入规模与股指走势呈负相关性(1996-2007年韩国股指与外资净流入权益市场规模呈-0.77高度负相关,1996年至2005年台股指与外资净流入权益市场规模相关性-0.1),在完全纳入MSCI指数后几年,则变成正相关。也就是说外资在初期进入一个股票市场时倾向于“逆市操作”,表现较为谨慎,有一定的领先性,在熟悉市场之后,外资与内资趋同,以“顺市操作”为主。


3)我们认为在台湾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外生性资金面的宽松促成2004-2005年台湾“经济稳+利率降”宏观组合:2005年外资大幅进入台湾权益市场,2005年外资净流入388.3亿美元,与1996年初始加入MSCI指数时年外资净流入21.85亿美元的体量比较,提升了近20倍,台湾2005年经济增长保持相对平稳(稳定在5%-6%水平)物价指数小幅回升,经济基本面保持平稳但十年公债利率水平走低,从3%降低到1.8%。


我们认为在,外资持股比例的提升是重要趋势,虽然当前的外资持股比例较低且外资净流入A股的体量难以直接导致利率水平的下行,我们判断国内因素仍是利率水平下行预期的主导因素。未来我国很有可能出现类似台湾90年代经济相对平稳利率下行的宏观环境,我们认为外资作为增量的活水资金,将引导A股资产重估。

 

4)台韩外资净流入股票市场的时期,外资持股比例和个股收益成正比。

2000年台湾解除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005年完全纳入MSCI EM指数,2005年台湾各行业的外资持股占比中位数,在非金融行业中,信息技术、原材料、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工业四个行业外资持股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而这四个行业也在2004年至2005年的台湾股票市场的正收益个股数最多。从2004-2005年台湾个股涨幅的分布图可以看出,涨幅超过2倍的个股外资持股比例中位数在30%,而涨幅低于2倍的个股外资持股比例中位数约15%。


韩国1998年放开境外投资者对私营和国企的持股限制(分别上调至55%和30%),同时取消对境外投资者投资活动的诸多制约,同年完全纳入MSCI指数,在亚洲经济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冲击下,2009年外资才开始放量流入韩国权益市场,2009年至2017年,韩国个股平均涨幅与外资持股比例成正相关。

 

5)外资持股对行业的偏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显现差异,但金融是外资持股比例较高的行业,在抽样的亚洲发达/发展国家/地区(韩国、泰国、越南、印度、、台湾)金融行业的外资持股比例相对排名都位于前三位。


我们认为外资在非金融行业中的配置,主要参考了该国家/地区经济的相对优势。例如,韩国和台湾外资重配电信服务和信息技术(新兴优势行业),印度重配房地产和公共事业(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设施行业),在消费、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房地产行业的配置比较均匀。




正处于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过渡期,正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述:2012-2017年经济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供给侧改革将加速经济优化升级。过去五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我们认为未来高端制造业、科技研发类成长板块竞争力将逐步提升,建议关注成长资产的价值重估。






风险提示

1、A股国际化进程推进速度不及预期。

2、2018年地方过半省份下调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国内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渐显,宏观经济结构转型中不确定性增加。

3、2018年2月发布194号文,在城投公司资产界定、信用债务隔离、募投项目性质等细则做了明确规定,预计2018年债券违约风险加大,谨慎对待股债联动等黑天鹅事件风险。

4、90年代台韩股票市场数据可得性限制,研究结论的判定有一定数据局限性。


附录




华泰策略近期相关报告及点评 :

【20180304】《成长未足金——信号与噪声系列之六十四》

【20180301】《15天或是反弹的分水岭:溯游从之数据周报——2018年3月第1周》

【20180228】《召开在即,有望聚焦五大方向——第43期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

【20180225】《领取政策大礼包——信号与噪声系列之六十三》

【20180221】《让红包行情飞一会——信号与噪声系列之六十二》

 "水”主沉浮,制造为王:

【20170826】  华泰全行业100页深度《行业集中度:格局重塑,以龙为首》(上)

【20170826】  华泰全行业100页深度《行业集中度:格局重塑,以龙为首》(中)

【20170826】  华泰全行业100页深度《行业集中度:格局重塑,以龙为首》(下)

”主沉浮,溯游从之:

【20180209】《大盘指数ETF申购比小盘活跃:溯游从之数据周报——2018年2月第2周》

 大势及风格研判:

【20180212】《深度!唯有价值是主线》

【20180211】《危与机,A股大跌后的思考——信号与噪声系列之六十一》

【20180204】《风格仍有望在上半年极致演绎——信号与噪声系列之六十》

【20180131】《巨头加码新零售,龙头强者恒强——第41期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

【20180128】《“1+3”掘金人民币升值——近期美元走低、人民币升值点评》

【20180128】《风格仍将极致演绎——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五十九》

【20180107】《策略角度看地产版块三大变化》

【20180107】《不是周期躁动,而是洼地填补——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五十六

【20180103】《从天时、地利、人和看产业升级——深论产业升级,寻找长优赛道系列之一》

【20171224】 《坚定“以龙为首”,布局“杠杆转移”——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五十四:第49周A股策略周报》

【20171217】《把握核心主线——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五十三:第49周A股策略周报》

【20171210】《加息临近,安全为先——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五十二:第48周A股策略周报》

【20171203】《震荡延续,金融为王——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五十一:第47周A股策略周报》

【20171126】《盈势利导,制造牵牛——2018年A股年度策略》

【20170906】《市场化的制度红利:环保限产对供给侧的深度影响——格物致知系列之十五

【20170822】《重磅!【华泰全行业100页深度(附股)——行业集中度:格局重塑,以龙为首》

【20170713】《成长的趋势性机会何时到来?—策略角度看成长的择时及分类深度研究之一》

【20170610】《将“以龙为首”进行到底!(附股)——格物致知系列之八

【20170419】《三问A股龙头估值——格物致知系列之七

【20170107】《重磅!补库遇上产能拐点继续配周期(附股)——盈利牵牛系列十》

【20161221】《利率拐点,风格逆转,周期为王——华泰策略格物致知系列之二》

 财务报告:

【20171103】《资本开支扩张有赖产业资本脱虚入实——A股三季报深度分析

【20171031】《中游制造业进入扩张——2017年A股三季报分析系列之一》

【20170902】《非金融A股资产负债表显著修复——2017年中报分析系列之三》

【20170901】《并购重组新时代CALL“以龙为首”——2017中报分析之二》

【20170831】《盈利慢牛仍在途中——2017中报分析系列之一》

 行业比较:

【20180105】《地产石化,价值洼地——行业比较中观显微镜系列—双周报第26期》

【20171221】

【20171209】《从价差和毛利关系看产业升级——行业比较中观显微镜系列—双周报第24期》

【20171109】《继续立脚资产周转率—行业比较中观“显微镜”系列—双周报第23期》

【20171026】《价淡量稳,立脚资产周转率—行业比较中观“显微镜”系列—双周报第22期》

【20171014】《制造业最具主线气质—行业比较中观“显微镜”系列—双周报第21期》

【20170908】《上中游PB与ROE匹配情况分化—行业比较中观“显微镜”系列—双周报第20期》

【20170826】《专用、通用设备更新周期共振—行业比较中观“显微镜”系列—双周报第19期》

【20170810】《人均产出回升支持“制造为王”—行业比较中观“显微镜”系列—双周报第18期》

【20170809】《环保限产,供给侧新格局——华泰全行业解析环保限产投资机会【20170614】《把握稀有金属投资机会(电话会议纪要)》

【20170506】《全视角:库存、产能、现金流—2016年报及2017一季报系列之四》

【20170324】《现金流视角寻找走出偿债周期的行业》

 研究框架及心路历程:

【20170916】《华泰策略戴康:致敬专业时代!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170811】《PPT—从微观财报读懂宏观经济

【20170808】《从微观财报读懂宏观经济—格物致知系列之十四》

【20170807】《80页A股策略研究框架PPT》

【20170723】 《君记否,那个卖“拐”的华泰策略?

【20170709】 《“以龙为首”才刚刚启动-香港一周路演心水》

 主题投资

【20180207】《百亿REITs获批,住房租赁提速——第42期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

【20180131】《巨头加码新零售,龙头强者恒强——第41期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

【20180125】《主题:“三权分置”望加速农地改革——第40期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

【20170103】《雄安新区大涨点评:规划东风骤起,主题进入落地阶段》

【20171227】《光伏主题:补贴政策落地,分布式“小”时代启幕》

【2017122】《央企改制冲关,混改乘风破浪:第35期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

【20171213】《上海都市圈构新蓝图,自贸港现新动向:第34期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

【20171206】《军民融合主题:加速建设强国基石:第33期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

【20171129】《量子通信主题:提速建设强国密道——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第32期

【20171123】《坚定制造之路,构筑强国之梦——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第31期

【20171115】《隔墙售电启幕,光伏“摩尔”起舞——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第30期

【20171108】《采暖季限产:拨动了谁的弦——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第29期

【20171101】《双十一主题:千亿新零售盛宴——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第28期

【20171031】《上海自贸港主题:主题触发期扬帆起航

【20171018】《土地流转关键点,助力精准扶贫—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第26期

【20171015】《十九大主题前瞻:强国决胜时刻》

【20170830】《特色小镇“首脑”,坚守绿色雄安——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第20期》

【20170820】《坚定盈利能力改善主线 —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三十八:第33周A股策略周报》

【20170806】《战场转移,制造为王——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三十六:第31周A股策略周报》

【20170816】《雄安新城生命线,千亿管廊地下藏—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第18期》

【20170809】《千年雄安,时不我“戴”—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第17期》

【20170802】《物联网风再起,产业加速启航—A股风雷主题投资周报第16期》


藕   文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7080001

曾   岩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6080003


华泰策略团队成员介绍


曾岩(行业比较/专题研究)

厦门大学投资学硕士,六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先后就职于方正证券、中泰(原齐鲁)证券,负责过大势研判、行业比较等方向。对自上而下行业配置有较深理解。现负责专题研究和行业配置。作为团队最核心成员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四名、2017年金牛奖第三名、2017 IAMAC奖第三名


张馨元(行业比较)

上海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四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对改革政策、产业发展趋势有长期积累和深入理解,专注行业比较研究。作为团队核心成员荣获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四名、2017年金牛奖第三名、2017 IAMAC奖第三名。


藕文(行业比较)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风险管理与金融工程硕士,英国卡迪夫大学经济学、银行与金融学士。两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专注行业比较研究。作为团队核心成员荣获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四名、2017年金牛奖第三名、2017 IAMAC奖第三名。


陈莉敏(主题策略)           

厦门大学财务学硕士,管理学金融学双学士。三年A股TMT行业研究经验,对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有深厚的积累和专业的分析解读。专注主题投资研究。作为团队核心成员荣获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四名、2017年金牛奖第三名、2017 IAMAC奖第三名。



免责声明

      本公众平台不是华泰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平台。相关观点或信息请以华泰证券官方公众平台为准。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本公众号内容仅面向华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本公众号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研究报告有关内容摘编自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的,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如需了解详细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版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作者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作者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订阅人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公司具有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Z2303200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