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涨幅分析 >欧庭宇:德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探析

欧庭宇:德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探析

2023-05-10 14:56:27

——建议WiFi模式下观看——


什么是“双创”背景的创业教育?东京“双创”教育国际会议给出了答案:培养具有创新型意识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进一步说,它是针对任何一个有志于创业的人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塑造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实用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时至今日,德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并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培育了大批量的开创型人才。可以说,这是德国经济社会长期处在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选取德国高校创业教育经验作为研究案例,是因为起步较早的德国高校创业教育拥有丰富的、先进的经验,对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因此,对德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归纳总结,提炼德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特色,针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希望进一步找出解决我国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办法。


文章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一、德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


据《慕尼黑日报》报道, 截止到2016年底,德国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创立公司的学生数量在过去十多年间增长了36%。同时,2016年德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约半数的大学毕业生在创业三年后,其公司仍在运行,且公司业务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该报告还显示,过去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企业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为国家经济发展营造了优质的创业环境。德国高校受到德国经济社会界资助的研发经费在十年间翻了一倍,截至2016年,通过委托研究课题、共同研究课题、基金教席、设立研究所而获得的研发经费占据了重量的三分之一。德国政府还对高等院校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与帮助,这其中包括了创业教育培训、创业教育形势分析、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措施,推动了德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笔者通过大量阅读相关资料,归纳总结发现,德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具有德国本土特点的教育模式可以分为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模式、基于多方合作模式、基于经典教学为主、创业学习为辅助的模式等。

(一)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模式之代表:盖尔森基兴应用科学大学盖尔森基兴应用科学大学(GUAS)的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PPBL)。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导向”的思路来启发学习,经过团队沟通与合作而完成项目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他们通过集体思考与分析项目相关的实际问题、探讨“如何解决问题”解决“如何评估项目”等过程来研究问题,以报告形式呈现项目成果。如果报告结果合格,即完成每学期期末的答辩任务。GUAS的创业教育组织由执行委员会、董事会和专业顾问团队所组成。其中,执行委员会主要负责大学创业项目的理论分析、实践指导等工作;董事会由高等院校的领导成员和教师团队所组成,主要负责对执行委员会的创业教育实施成效进行验收与监督;专业顾问团队是聘请由政企两级和社会科研团队为主,社会各领域组织为辅助的专家成员,给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国家政策分析和实践工作的建议。GUAS不仅拥有系统化、制度化的创业教育组织管理,还拥有丰富多样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包括了开创型人才训练、企业“双创”教育理论与实践、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贯穿到了哲学、、天文学等人类文明发展的相关人文领域,促进了大学生创业格局的拓宽与人生情怀的塑造。具体来说,GUAS开展创业项目,首先所做的是加强创业市场的分析,完成多重主体共同协作、系统化管理等工作之后,并在创业实践中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创业能力,给予创业能力的重点指正。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创新创业的项目实践中得到锻炼,为他们在问题中找方向、在实践中出创新提供基础。

(二)基于多方合作模式之代表: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TUM)作为德国最顶级的高等院校,是技术创业教育的重要代表,其大学创业中心是重点关注企业孵化方向、创业创新研究及多方合作领域的创业教育平台。TUM首先保障的是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运营环节,在内部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和部门的相关规章,并借助企业管理的成熟管理制度帮助创业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为了实现创业教育的“产—学—研”系统的良性循环,TUM通过多个渠道去搭建创业平台的“外力”。第一,不断加强与多个产业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培养开创型人才和向市场领域深入研究,为大学生拓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机会,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基础。TUM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上注重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跨界合作。他们通过大量的项目研讨与运行,获得了丰富理论研究成果和培养创业人才的实践经验。第二,以“校友圈”(Alumnus Circle,简称AC)将校友与高校教师、大学生、赞助方搭建了有效的合作关系,邀请AC成员到创业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实用经验、行业走势等重要信息,尽可能地提供更多资金赞助母校。第三,加入世界大学联盟圈。TUM之所以能够长时间成为创业教育的领创者,还在于它将合作的范围放到了全球视野,与全球顶尖的专家与学者进行广泛合作。譬如,搭建创业教育发展的“欧洲高等院校联盟”,使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三)基于经典教学为主、创业学习为辅助的模式之代表:柏林自由大学。柏林自由大学(FUB)作为赢得德国首批精英称号的大学,其校训为真理、公平、自由。它的校训不仅影响着自由大学的座右铭,而且影响着创业教育模式,即经典教学为主、创业学习教育为辅的模式。对于经典教学模式,FUB的教师主要传授的是针对大学生情况而设立的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分析实际情况而做出恰当地创业选择。一旦他们进入大学生就需要预先设定所学课程,其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犯任何错误、抄袭他们的内容。对于创业学习模式,FUB的学生不像传统的“你讲我听”的接受者,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参与者,主要内容依旧是预先选择的项目,但是没有指定的创业教育教材,直到创业实践发现问题的时候而自主去查找相关的学习内容。创业学习的环境主要是针对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因为没有面临强行规定创业实践作为授予学位依据的压力,并且这一过程是可以相互模仿学习和容许犯错,所以整个学习环境十分宽松。在开放自由的创业教学模式中,FUB的专家团队十分重视创业教育的目的和社会责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会面向学校和社会定期开办创业培训和年度创业峰会。他们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剖析创新理念的内容,充分挖掘创业者的创新潜能,通过科学的方法融入创业过程。因此,FUB注重将创新理念深入创业学习模式,使大学生掌握发掘创业机会和创新思想的方法,深受创业爱好者的欢迎与肯定。

二、德国高校创业教育特色


列格坦研究机构的2016年创新创业景气指数结果表明,德国的高等教育创业环境排名居世界榜首。德国创业教育经历了萌芽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探索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成熟完善阶段(21世纪至今)。如今,其创业教育处在世界前列,除了本身国家的各个领域的宏观层面优势之外,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优势: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创业课程体系,政府主导高校创业教育。

(一)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企业家精神既是优秀企业家保持敢于创新、冒险精神、善于合作、爱岗敬业、不断学习、执着追求的一种精神品质,又是能够“融合经济、艺术和社会活动为一体的创新企业家精神文化,最终成为人类创造文明史上的核心价值之一”[1]。从人的多元化创业发展的需求来看,需要将企业家精神纳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过去十年的德国创业的飞速发展。企业家精神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要求创业者面对市场变化、运营风险,敢于承担责任和付出强大行动力的人格化特质。德国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环境,学校、创业者、师资都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鼓励教师创新创业,注重创业师资的企业家培养。为创业教师提供了“先锋论坛”等项目,帮助他们深化认识创业战略,不断提升创业管理的思想高度与教育能力。TUM十分重视与非常支持对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希望他们吸收那些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转化了可持续增长的利润。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催生与互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学习和借助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不断吸收企业家通过高效率的方式来开展创业实践。德国高校创业教育采取授课与调研等主要方式,潜移默化地将企业家精神渗透至学生的思想中,从而充分地在利用企业家精神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创业课程体系。德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社会的具体实践的结合,通过市场调研、计划书撰写等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基本创业能力,并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教学方式以提高大学生的“双创”能力。教育课程体系的直接目标是十分明确的,通过专业师资、配套资源服务于创业课堂,为未来的德国甚至世界培养优秀的企业家,为整个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德国各个区域创业中心与各地大学生的成长始终保持一致,将财政管理、风险评估与投资、商业前景分析等课程纳入全校大学生的通识课程,而生物医疗与医药制造技术的评估、创新型总裁培养等课程则主要为创业者服务目,为大学生提供了针对各项能力提升的实践项目。其中,不少德国高校将创业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也设置了不少的选秀课程,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实际需要而设立。当进入寒暑假之时,课程设置安排丰富多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应用,给予学生最真实的创业场景。为了进一步落实好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是否提高的问题,对德国各地高校的创业课程进行评估。德国高等院校创业课程不仅仅覆盖高等教育,而且也十分重视中小学创业教育,譬如创业文化活动基金会正是扮演这一角色。可以说,德国创业教育不仅仅注重“实践”这一深度,而且几乎每个学习阶段都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也体现人群覆盖的“广度”。

(三)政府主导高校创业教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德国政府面对外部环境的经济放缓、内部失业现象十分严重的困局,唯有通过支持国内创业带来经济繁荣。随着社会民主党成为政府的,首先制定了较为宽松财政支持来解决德国的生产发展和就业难题。由于“创业解决就业”的思路可以有效地降低失业的难题,很快进入德国人的视野。然而,德国国民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国内创业的动力不足,而且整个社会环境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度尤其不足。当时不少德国民众难以走出失业恐惧,即便是走在创业路上的群体中也有不少人惧怕创业失败带来的内心的二次创伤。为了改变这一时期的难题与挑战,德国政府开始尝试二次学院革命,由研究型高等院校转变为创业型高等院校,培养一系列开创型人才,转变国民的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德国在这段时期制定了创业与创新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 ) ”和“教育与企业生命”等两项政策并未从实质上改变德国创业,但是明确地展现了德国政府对创业改革与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的立场与决心。新世纪初,德国政府出台了新的发展战略,将“创业链”的理念植入创业实践中。具体来讲,注重创业教育的层次化与整体化,并且倡导各个高等院校与政府、企业、大学之间构建“产—学—研”的合作关系。为了促进现有创业公司能够平稳发展,德国联邦政府还不断创造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不断修订和完善创新创业的政策。2009年,德国政府将创业与创新作为其核心发展战略,分别出台了“中小企业核心创新”(ZIM)、“工业共同发展计划”(IGF)、“开创型中小企业”等政策,进一步改善了创业教育环境。

(四)创业资金充足到位。德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资金得到企业捐助的部分仅占少部分,而强大的资金库得益于政府的财政拨款。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德国政府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投入了4200万德国马克的资金,并且主导各大高校成立相应的创业基金,譬如洪堡大学从成立到资金超过500万欧元的资金。新世纪开始,德国政府为了 帮助新成立的企业提供了5000欧元的财政补贴,而对于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投入了高达1万亿欧元的免费创业培训课程……这些财政政策保障大学生创业热情的保护,也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据统计至 2016年,德国高等院校创业资金总额已达2亿欧元。尽管德国政府投入所占的比例不足以占到如今学校预算比例,但是不是因为投资过少而导致州政府投入的比例开始下滑, 而是计算社会各个领域资助的收入超过了一半。

三、德国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高校创业教育具有丰富的经验,立足我国高校呈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从企业精神培养、创业教育课堂的完善及多方合作的协调入手,实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一)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素养。一些国外著名学者围绕着“企业家精神”,分别作出了具有三种代表性归纳性阐述:艾伯特的“合作精神”、熊彼特的“创新精神”、韦伯的“敬业精神”,正是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每个创业者应有的企业家精神的标准。除此以外,还需要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德国的创业教育中突出企业家精神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首先要对公民加强企业家精神的树立与践行,应当怀揣家国情怀和胸怀世界的眼光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当前阶段,我国创业人才的企业家精神支撑方面十分薄弱,需要加强这一重要的精神学习与广泛传播。只要高校、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塑造企业家精神,那么一定会培育更多勇于为社会做贡献、敢于为他们担当的企业家,从而逐步实现人才强国的新高度,必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二)开设系统化创业教育课堂,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水平。当前阶段,我国创业教育由于经验不足、师资队伍不够强大等重要原因导致不足以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优质的课堂,由此需要致力于政策制定、师资力量、大学生成绩评估及创业课程实践,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和适应“双创”背景下的社会形势。政策制定方面,,大力扶持构建完整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在创业教育中直接体现出资金使用、政策参照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规范化,从而推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向前发展。创业教育师资方面,要鼓励与支持高校教师参与企业中去验证理论研究的成果,不断汲取创业经验,掌握企业管理经验,方能弥补高校教师的创业经验不足而阻碍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教育的成绩评估方面,融合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鼓励学习创业课程的积分可以作为必须学位课程的学分,转变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路,为推动我国创业教育提供“人才源泉”。最后,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特点,创新不同学龄阶段、不同学科的创业实践项目,注重创业知识运用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全方位多层面的创业实践渗透,从而增强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效[2]。

(三)构建“多方合作”模式,促进我国创业教育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高校创业教育都离不开一个有利自身发展的外部平台.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资金短缺、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国内外教育交流与研讨不畅等现实困境,通过高校与政府、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机构之间资源共享,这对我国高校创业项目成果的实体化与产业化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创业教育资源的全面共享与产学研一体化,各个高校应当努力争取获得跟政府扶持与社会支持的机会。具体来说,通过与政府实现互赢,将创业教育突出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特色,获得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与资金扶持。借助社会力量获得丰富多样的社会资源,离不开创建各级企业孵化器特别是高新科技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区等企业孵化器,从而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与信息技术优势,在与其他的社会主体之间互赢互利中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跃升。中国科协提供的称双创评估报告显示,但是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且数量有限,需要来自社会各方的支持。杭州市政府出台了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明确指出为大学生在杭创业提供全面的支持,为解决创业教育资金问题提供了重要力量。此外,拓宽创业视野,搭建更多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实现创业教育资源的全面共享与产学研一体化。

总之,德国创业教育突出了注重创业教育环境的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创业课程体系的完善、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创业教育资金充足等先进经验,对于我国创业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只要不断学习与利用先进教育理论,并结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具体现实,必将促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此外,不能忽视的关键之处:我国创业教育离不开开放宽容的政策环境和创业环境,通过构建“容错机制”,让更多的创业人员积极运用“黑匣子思维”,不断在创业实践中摸索、发展,不断协调创业相关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等三个层面的协调发展,从而保障创业教育成效持续增强。

,设有著名学者观点、马列经典解读、学术视频、、三农问题及党建理论等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有价值的显点学术思想,为大家提供调查研究、思想聚焦的学术材料。如果您有好的文章,可以向小编推荐。邮箱:214198293@qq.com.如果您想更多交流可以加小编微信号:welfare520,添加到微信群共同讨论,谢谢您!


您觉得小编的辛苦整理对您有帮助,就请打赏吧。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