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资讯 >獐子岛迷局:“谁动了我的扇贝?”

獐子岛迷局:“谁动了我的扇贝?”

2023-05-10 14:56:27

一段荒诞的故事,在万圣节的前夜发生了。故事的主角是位于大连长海县的上市公司獐子岛。


10月30日晚间,“水产第一股”獐子岛如约发布了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系列公告旋即在市场上引发地震: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遭到几十年一遇的天灾,其在2011年和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虾夷扇贝几近绝产。公司由盈利转为巨亏8.12亿。这是2014年以来,A股市场最大的一起“黑天鹅事件”,包括社保、人寿在内的机构则又一次躺枪。


在消失的扇贝背后,从灾情披露时间到存货数据都有着重重疑点,是巧合,还是借天灾之机烫平“过错”?由于死掉的扇贝将沉入海底,想捞上死壳不太现实,从而致使事情的真相死无对证。这就是獐子岛灾难大片的始末,尽管獐子岛正试图佐证自身是清白的。目前来看一切都仍在迷雾当中。而越来越多投资者嘲讽曾经的造假股蓝田股份又回来了。


三季报惊曝8.12亿巨亏


半个月前,獐子岛即以“拟披露与公司底播增殖海域相关的重大事项”为由停牌。10月30日晚间,三季报临近收官之日,獐子岛终于发布公告,称受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因素影响,公司将对此计提损失7.63亿元,前三季度亏损8.12亿元。獐子岛股票继续停牌。


据公告表述,今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公司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公司于10月14日向交易所申请了停牌,并邀请海洋科学家和会计师到现场进行系统调查。


根据公司存量抽测结果、科学院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监测数据及开放航次调查数据,以及《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综合判定公司海洋牧场发生了自然灾害,灾害主要原因为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营养盐变化等综合因素。


这场“诡异”的冷水团,导致獐子岛几年前在海底播下的虾夷扇贝颗粒无收。獐子岛称,“据抽测结果,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4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同时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亿元,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2.54亿元,合计影响净利润7.63亿元,全部计入2014年第三季度”。


据悉,此次獐子岛受灾海产品涉及148.66万亩的海域,其中2011年底播海域119.1万亩、2012年底播海域29.56万亩。由此可见,2011年底播的种子占据了绝大比例,而根据三年成长期来看,受灾产品现在恰是收获时节。简而言之,獐子岛百万亩海域几年前播种下的虾夷扇贝颗粒无收,投资化为泡影。


开发布会“道歉” 强调系天灾


鉴于此次事件的重大影响,獐子岛10月31日在大连向媒体、投资者举行灾情说明会,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厚刚、执行总裁梁峻、首席财务官勾荣、总裁助理兼董事会秘书孙福君、、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董群先、公司第一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法人代表石敬信出席。獐子岛高管公开道歉,并强调冷水团几十年不遇,确系天灾。


孙福君首先表示,这次事件为20年未遇,主要原因是冷水团。公司已经采取积极措施挽回损失。预计未来几年(产量)会稳定。政府正在想办法,帮公司争取政策,如降低海域使用金等,此前是60元一亩,现在正在争取10元一亩。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随后进行了专项说明,他们进行了实地查验,对多个点位进行了监测,发现一网下去没有网到东西。大概有一百万亩海域准备放弃,因为采补产生的费用远高于收益。为什么计提这么多,是因为监测捞上来的都是死壳。


接着刘鹰发言,他表示,经监测,今年1月到8月(北黄海)水温波动高于历年平均水平,虾夷扇贝生长期缩短2个月。


梁峻介绍道,黄海冷水团起源于菲律宾,每年4月形成,到9月逐渐消失。遭遇冷水团,越小的个体耐受性越强,监测发现最近播种受影响很小。在出示了长海县海洋牧场的规划图后,梁峻介绍,2014年,公司计划底播60万亩,原先计划每亩收100公斤。


“突然、凶猛、没有预防、损失巨大”,这是董事长吴厚刚对于此次灾情的描述。吴厚刚表示,这次灾害对公司业绩会造成损害,虾夷扇贝的市场供应今年将从每天100吨减少为30吨,公司会引入朝鲜和日本的扇贝补充部分市场,2015年市场供应将恢复到每天80吨。


“躺枪受伤”的基金


这是2014年以来,A股市场最大的一起“黑天鹅”事件。被称为“海底蓝筹”的獐子岛,一向为机构们所偏爱。据其最新股东的名单,社保基金、人寿或成本次“黑天鹅”事件最大的受伤者。特别是向来以谨慎稳健著称的国家队——社保基金。


据悉,獐子岛一直是颇受基金青睐的“大白马”,据统计,公司自上市以来共有35只公募基金、16只券商理财集合先后重仓持有。此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包括3只社保基金组合在内的9只机构组合持仓獐子岛。


据獐子岛三季报,截至三季度末,全国社保基金四一四组合、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八组合、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分列獐子岛第五到第七大股东,三者合共持有超过2500万股,按照停牌前15.46元计算,市值近4亿元。而据獐子岛2014年半年报资料,四一四组合尚未进入前十大股东,也就是说,四一四组合在今年第三季度对獐子岛大幅加仓,持股比例升至1.48%,晋身第五大股东。一一零组合也从6月底0.9%的持股比例,增持至9月底的1.07%。


尽管在獐子岛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之中并未出现公募基金的身影,但是依旧有不少公募基金持有獐子岛。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安润混合型基金持有的獐子岛股份数量是目前为止单只基金持股最多的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持有獐子岛119.99万股。


11月3日獐子岛继续停牌,不少券商机构也下调了公司评级。其中,申银万国将獐子岛评级下调至“中性”,并下调其2014-2016年亩产至31/50/56公斤,调整其EPS(每股收益)至-1.54/0.13/0.41元 (此前为0.17/0.38/0.70)。中投证券也下调了獐子岛盈利预测,公司调整后的2014-2015年EPS分别为-1.08元、0.35元(此前为0.20元、0.65元)。鉴于公司2014年将出现重大亏损,将公司投资评级由“强烈推荐”下调至“推荐”。


相比社保与人寿,平安的万能险账户,称得上“先知先觉”者,6月底,该账户持有獐子岛488.9万股,至三季度末从前十大股东消失不见。


质疑与回应


冷水团异常的“天灾”,被獐子岛看作是导致百万亩扇贝绝产的主要原因。然而,质疑声依然此起彼伏。一些疑点的陆续浮出水面。


扇贝是否真的遭遇天灾?


10月3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獐子岛的大股东代表、獐子岛镇党委书记称,受灾不只是獐子岛一家的情况,根据獐子岛镇所在的长海县政府反馈的信息,长海县“其他区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受灾情况”。“灾难来得突然、来得巨大。”按照獐子岛高管的说法,此次冷水团属几十年一遇。


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官网中,却没有与此相关的任何信息发布。同时,长海县的政府官网,也未见受灾的踪影。


相反的是,今年7月20日,长海县政府官网刊文称,小长山乡虾夷扇贝的养殖进入收获期,预计年内产量同比去年增产三到四成。


“没有听到虾夷扇贝养殖户受灾的消息。”11月2日,长海县一位水产批发商称。一位水产养殖户也表示,他同样没有听到有养殖户因冷水团受灾的信息。有养殖户表示,自己没有遇到冷水团,也没有听过周围海域遭受过。


为何未能及时发现受灾?


此外,吴厚刚还表示,黄海冷水团发生异常,发生在今年夏天,“这一情况我们春天调查时还没有发现,直到秋天调查时才发现”。


这样的说法,与獐子岛2012年发布的《第二期短期融资融券募集说明书》存在出入。《说明书》对养殖环节的描述时提到,虾夷扇贝、鲍鱼、海参等播苗后,“公司每个月组织一次苗种生长情况的调查,调查由研发中心负责,主要是选择不同的底播区域,定点跟踪,观测生长情况和海域理化指标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监测虾夷扇贝的生长情况,不是什么难事。”原供职于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表示,一般来说,较大规模的养殖企业,都有自己的潜水员,“潜水员捞几个扇贝看看生长情况,不是什么难事。”这位专家说,每年的夏季,虾夷扇贝长得很快,“想必养殖企业都会关心扇贝到底长得怎么样”。


在财务专家马靖昊看来,真实播撒了多少虾夷扇贝的苗种,很难搞清楚。针对于獐子岛在披露灾情时间上的疑点,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厉健律师在指出,“基于这些公开信息来看,獐子岛的做法明显存在信披违规之嫌。如果它在年报中说的拥有的冷水团监测能力其实还达不到的话,那就存在虚假陈述之嫌了。总之,这件事有太多让投资者看不懂的地方,呼吁证监会尽快介入调查”。


拓展深水养殖是否激进?


10月31日与投资者沟通时,獐子岛的首席财务官勾荣,“科普”了一下北黄海冷水团,“黄海冷水团指夏季位于黄海深底层的低温水体,其主要特征温度低且温差大,盐差小。”勾荣称,冷水团主要盘踞在50米等深线以下的黄海低洼地区。换言之,即海下50米,才会有冷水团出现。


综合大连当地媒体的报道,2010年时,獐子岛大部分的虾夷扇贝多在30-40米水深的海域内养殖;而到了2011年,獐子岛海洋牧场开发的深度,已到达海底50米。另有媒体报道称,獐子岛“已掌握了40米至50米深水海域开发的关键技术”。


当有投资者质问“獐子岛在50米深海域的底播是否过于激进”时,董秘孙福君没有正面回复,只是说“深海开发的技术,尚需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


在外界看来,过去几年间,獐子岛向海洋进军的脚步,不仅在深度上,而且在广度上,也着实“激进”。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獐子岛所拥有的确权海域总面积已高达360多万亩。依此计算,其确权海域面积8年间增长了4.5倍。面积的增加,并未带来相应的贡献。獐子岛在多个场合承认,近年来其虾夷扇贝的亩产大幅下降。接受媒体采访时,獐子岛董秘孙福君称,亩产下降的最主要原因,系“规模快速扩大时,管理、资源和技术匹配不上”。


当年播苗74亿是否属实?


10月31日,接受投资者询问时,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称,此次绝收的虾夷扇贝,是于2011年11月底播,总苗量74亿枚。据此对比,即2011年底播的苗种,有80%均告死亡。


根据2011年年报推测,这5.37亿元的资金中,有相当部分的资金系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2009年,獐子岛曾发布了一份关于定向增发的预案,随后在2011年获得证监会批准。


预案显示,獐子岛拟募集8亿元,其中的5.2亿元用于“新增年滚动25万亩虾夷扇贝底播增殖项目”。最终,济南北安投资有限公司、江苏瑞华投资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等6方,成为了增发股票的认购方。


2011年年报显示,截至当年,獐子岛已将2.63亿元的募集资金,投向了虾夷扇贝的底播增殖。此后,獐子岛又向“25万亩虾夷扇贝底播增殖项目”投入了8739万元。


此外,2012年10月,另有1.55亿元的募集资金,被变更用途至“42.2万亩新扩增虾夷扇贝底播海域增殖项目”。截至2012年底,花费1.51亿元的苗种被底播完毕。


至此,共有5.1亿元的募集资金,在2011年和2012年“洒向大海”。颇为“巧合”的是,此次绝收的虾夷扇贝,正是在2011年和2012年底播。


在此次“绝收”事件爆出后,部分投资者怀疑,亩产下降可能只是个幌子,“公司可能根本没有投那么多苗”。对此,獐子岛回复称,海洋牧场的底播、销售,“有据可查,有据可依”。


存货量猛增有蹊跷


今年是獐子岛2011年非公开增发募投项目的收获期,如今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该公司恰好发生灾情,未免有些不可思议。这整个事件似乎都难以和三年前的增发撇开关系。


獐子岛主要养殖扇贝、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其中扇贝为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达30%左右,这些海珍品的生长期长达三年,所以獐子岛最主要的资产就是存货。


记者查阅獐子岛2011年后的存货情况发现,该公司逐年猛增的存货量似乎不符合逻辑。2010年时,獐子岛的存货为17.15亿元,到2013年已经达到26.84亿元,也就是说,三年间该公司的存货累计增长了9.69亿元。细分来看,獐子岛的存货主要是体现在“消耗性生物资产”上,而这部分正是指獐子岛播撒在海底的扇贝、海参等海珍品。历年年报显示,獐子岛存货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也年年上升,2010年为12.79亿元,2011年为17.98亿元,2012年为20.45亿元,2013年为21.32亿元。而按照扇贝、鲍鱼三年生长期的规律来推算,在2012年后,2010年时存在的12.79亿元消耗性生物资产就应该可以清仓并销售了,然而2012年这一年,该公司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不仅没有大幅减少,反而较2011年增加2.47亿元。对此,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可以解释得通的理由无非两个,一是扇贝、海参等产品滞销,二是2011年后獐子岛又有大量的投入”。


不过,第一个理由并不成立,因为獐子岛并没有在年报中说明产品滞销。事实证明,第二个理由恐怕也不太成立,因为根据獐子岛的年报显示,2011年后公司对扇贝的投入主要是当年非公开增发的募投项目投入,即25万亩虾夷扇贝项目。獐子岛共分三年对该募投项目进行投资,三年的投资总额为5.2亿元,另外,其在该期间还投入了1.55亿元资金至42.2万亩的新扩增虾夷扇贝底播海域增殖项目中。也就是说,这三年獐子岛对扇贝的投入可能就约为6.75亿元,这明显与2013时高达20.45亿元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扇贝一直是獐子岛最主要的养殖产品,是投资大项,这是海参和鲍鱼都无法比拟的。即便獐子岛对别的产品有大量投入,也不太可能超过扇贝吧。不知道獐子岛高达20多亿元的存货是怎么来的。”分析人士表示。


獐子岛股价的诡异走势


分析师认为“最具疑点”的细节,来自融券交易数据。从10月伊始,不少投资者融券卖出了这家被诸多机构看好的个股。深交所披露数据显示,獐子岛自10月8日至10月13日累计被融券卖出14.65万股。停牌前三个交易日的放量下跌,融券卖出的忽然升温,獐子岛的巨亏“似乎”显得早有迹象。


对照獐子岛近一个月来的股价走势:在上市公司9月15日开始抽测之后的第二天,9月16日,股价暴跌4.85%;此后十余个交易,股价接连上涨,累计涨幅超过10%,期间成交较此前有所提高,而当抽测接近尾声,停牌前,股价又连续三个交易日的以较大幅度下跌,伴随成交量攀升。


根据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獐子岛公司提供的2014年秋季存量调查报告,是其根据今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进行的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得出的。“这也意味着上市公司应该在停牌前就清楚了解到受灾情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界人士表示。


根据獐子岛的公告,公司股票将在下周复牌。由于公司预计业绩将亏损,这只股票复牌后的前景极为暗淡。尤为值得一说的是,獐子岛如果复牌后股价暴跌,融券卖空獐子岛的投资者将获利丰厚。


“9月16日暴跌原因是什么?”“什么力量促成股价十余个交易日持续走升?”“巨额损失信息没有对外发布,为何抽测结束前三天股价开始下挫?”“停牌前深交所为何出现罕见的大额融券卖出?”“是否有力量在利用信息不对称从中渔利?”……疑点重重。


回应


黑天鹅事件发生后,獐子岛召开了海洋牧场灾情说明会,却仍然遭到了投资者的诸多质疑,獐子岛8亿巨亏事件变成了一个死无对证的无解迷局。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面临着两方面的危机——信用危机、投资价值危机,近期关于上市公司的传言非常多,包括‘第二个蓝田’、资金挪用等,我们会认真地解答投资者的质疑,把问题说清楚。”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在11月2日的会议上表示。


但是,獐子岛的解释似乎难以回应投资者的质疑。有投资者质疑,“獐子岛2011年或许根本就没有投苗”,另有投资者表示“生要见贝,死要见壳”。总结起来,投资者对獐子岛的质疑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如何证明2011年的时候确实投苗了?二是,如何证明即将采捕的扇贝确实死亡了?


针对獐子岛没有投苗、虚增存货的质疑,獐子岛镇集体经济管理委员会张主任在接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非常肯定地表示,“投苗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会有假。每年11月中旬开始的投苗,是一年之中的大事,公司专门从福建租大型的船舶来进行投苗,獐子岛有许多人是集团的员工,都要参加投苗期的‘大会战’。大家都参与,每一年投苗都是客观存在的。”


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则表示,公司所有披露的内容都是经过会计师审核的,不存在欺骗。此次绝收的海鲜是2011年11月底播的,总苗量74亿枚,新海每亩7500枚,老海5500枚;苗种来源有三个:公司自育苗种、旅顺自然采苗、大小长山外购苗种;共花费5.37亿元。


对于“死要见壳”的问题,公司董秘孙福君的说法是,“扇贝目前的回捕率大约在10%-15%左右,每亩播5500枚的话大约只能收回550枚。大部门死亡的贝苗要么被冲走,要么被掩埋在海底,只有少量扇贝壳会捞上来。如果死壳都能大量捞回来的话,海底不早被刮坏了吗?”


观点


獐子岛给出这样的解释让外界感到颇为吃惊。多位投资机构以及海洋和贝类养殖专家都表示,不是不愿相信,而是希望獐子岛拿出更硬实的理由来。


海洋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董双林从事水产养殖研究多年。他表示:“颗粒无收,有这个可能。”冷水团内部的温度和盐度都比较稳定,但是边界出现温度交替过于频繁,容易引发其他因素的变化,獐子岛正好位于冷水团的北边边界。但同时,他也表示,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这并不能解释清楚虾夷扇贝死亡的直接原因。


另一位水产养殖行业的专家表示:“我是第一次听说北黄海冷水团导致虾夷扇贝大面积死亡的说法,难以确定该说法的正确性。”


而在听闻“冷水团”导致巨亏8亿的消息后,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的一位人士反问记者:“颗粒无收?这可能吗?”


对于冷水团,一位在獐子岛生活多年的居民表示并未听说。而记者采访的另一位距离獐子岛不远的长海县某养殖户则称,他叔叔在长海县也做虾夷扇贝,海域和獐子岛距离很近,今年丰产,没听说“冷水团”的事情。


在大连金发地批发市场,摊主告诉记者虾夷扇贝目前市场零售价25元左右,和往年相比价格没有太大变化。不少做虾夷扇贝礼品盒包装的海鲜加工业主也表示,今年虾夷扇贝精品盒的批发价没有变化。


观察


作为海岛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獐子岛的业绩与岛上居民可谓是息息相关。獐子岛镇官员介绍,自1958年开始,当地成立集体公社,到1998年进行产权改革的时候,其他海岛都选择了将渔业产权承包或转让,只有獐子岛保留了集体所有制的体制。正因为多数股权属于集体所有,獐子岛如今的一举一动,才备受当地人的关注。


可以说,獐子岛的一万多居民是这家上市公司最大群体的股东。“听到这个消息,首先是震惊,第一次遇到这么大面积的海产品损失;其次是痛心,已经要到收获的时候了,非常可惜。”獐子岛镇集体经济管理委员会张主任介绍,自从2006年上市以来,獐子岛累计分配7亿多元,岛上居民也受益不少。“每个居民都有股权收益金,每年大概1000多元,另外还有居民临时性生活补助,按照年龄高低,每年2000元以上。”


出事的为何又是农业股


“獐子岛”巨额存货失踪,让投资者担忧深在海底的那些虾夷扇贝的有无和多少。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盘点证券市场历来经典的造假案例,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的确确是造假生力军。远处有“农业第一股”的蓝田股份,之后有丰乐种业、草原兴发,近处是“中小板造假第一股”的绿大地,以及“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


农业类上市公司为何如此偏爱造假?这一点,多数专业士认为,农业企业经营的特殊性,为造假提供了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便利”。去年,,就曾表示应在“现金收付”和“存货盘点”方面,关注以农业企业为代表的公司内部控制问题。


“面对一座山,你很难有确切的方法去验证究竟有多少棵树;面对一个池塘,你也很难数清究竟有多少尾鱼”。存货盘点,是与农业股造假高度关联的因素之一,而不可知的自然灾害,往往给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提供天然的屏障,如2004年前后的禽流感给草原兴发提供了造假的良机,公司虚构向养殖户赔款3亿元;2009年云南的持续干旱天气,也成为绿大地当年巨亏的原因。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系列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背后,往往是行业的不景气,行业景气度越低,财务造假动力或压力就越大。


当然,担忧只是担忧,在谜团揭开之前,投资者能做的是,过往的那些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案例,刚好为股民们判断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真实性提供了分析样板,股民们在分析农业股的时候,也要多留个心眼。


有市场人士认为,不仅是獐子岛一家企业,整个水产养殖行业或许都会被调整估值。


真相,到底在哪儿?


多家重仓或与投资沾边的机构,近两日急赴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獐子岛”)总部。他们原本是想来“要个说法”,但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却非常有限。


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此次前来公司总部调研,得到唯一一个还算好的消息是,当地政府有一些补贴措施。这些措施不是只针对獐子岛,而是对整个受灾海域,包括其他养殖户。“这也算政府侧面认定这是一次自然灾害。”他说。


众说纷坛,“海底银行”遭洗劫是天灾还是人祸?事件发展至今尚未有确凿结果,但仍带给我们警醒和思考。巨额损失已酿成,但投资者是无辜的。扇贝的去向究竟如何,投资者和市场都在讨要一个有说服力的说法。资本市场之中牵涉各方利益,獐子岛事件的影响巨大。因此,如何开展公正有效独立的调查??,以预防更多农业公司财务“黑天鹅”事件的发生?这些都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法治化市场,需要事实和真相。


延伸:农业股造假历史盘点


细数A股历史上“著名”的造假公司,以行业出现的频率来划分,农业股似乎“一枝独秀”。不论是早期的蓝田股份,还是近年出现的绿大地、万福生科;每一个农业公司造假的事件都堪称A股市场上的经典案例。


1996年5月登陆上交所的上市公司蓝田股份,如今早已杳无踪迹。2001年10月,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在《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一书中,曾对蓝田股份的财务报告造假进行了揭示。


蓝田股份在上市后,其财务数字一直保持神奇的增长速度。公司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的特大洪灾之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不可思议的0.81元,创造了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


但是,刘姝威的一篇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一下子戳破了擅靠“吹牛”发家的“蓝田神话”。业绩神话的背后,实际情况却是,该公司在1999年和2000年间,虚构营业收入达到36.90亿元,实际为6400万元;虚构净利润达到9.4亿元,实际则是亏损3200多元。据说,众多银行在看了这篇文章后“统一行动”,拒绝给蓝田贷款,导致蓝田资金链断裂,一发而不可收拾。


2002年1月,由于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蓝田股份董事长等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接受调查。2002年3月,蓝田股份被实施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生态”。2002年5月,因连续3年亏损,ST生态被暂停上市。真相揭露,银行停止对其放贷,蓝田事件也成为当年资本市场上的最大丑闻。


其后出现的造假事件,是2005年的丰乐种业和2006年的草原兴发。


2005年,上市8年的丰乐种业被爆出有6年造假,虚构主营业务收入1.8亿元,虚增净利润4006万元;2006年,草原兴发被爆出上市9年间累计虚增净资产14.15亿元。同时,该公司虚构营业收入、成本及税金,至案发时累计虚构利润达到13.2亿元。


2011年,云南的园林上市公司绿大地因造假被指为中小板造假第一案。这家于2007年上市的企业,曾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7年6月,使用虚假合同和虚构交易,虚增资产7011万元,虚增营收2.96亿元。上市之后到2009年,再次虚增资产2.88亿元和虚增营业收入2.50亿元。


此外,最近发生的一起农业股造假案件要数2013年的创业板企业万福生科。该公司曾于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约1.6亿元。公司也被称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来源:经营报整理,综合自第一财经日报、证券报、新京报、新华网、投资快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腾讯财经等)


我们还想为你推荐近期分享数最高的热门文章,欢迎回复 推荐 两字可一次全部提取:


俞敏洪:不能太相信政策 就像不能太相信女人的话


木然:论文全景图

好日子到头了 王石说的“阿狗阿猫”正在离开房地产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股票分析平台